石友三死亡真相,不是被高树勋部下活埋而死

石友三,字汉章,民国时期吉林长春人。其人一生反复无常,号称倒戈将军,他一开始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后来又背叛蒋介石,投向张学良,还主动投靠日本人。

1908年石友三从军,当了吴佩孚的部下,不久后,发生了第三镇兵变,石友三沦落北京。

1912年,石友三再次从军,是冯玉祥部下。1924年,冯玉祥担任西北边防督办,石友三被提升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守包头,担任包头镇守使,成为十三太保之一。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成立了国民军,任命石友三为第六军军长及第六师师长。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出兵支持北伐,原谅了石友三的背叛。

1929年3月,爆发了蒋桂战争,冯玉祥命令石友三先进军支持桂系,桂系失败之后又让石友三进军武汉支持蒋介石。5月份爆发了蒋冯战争,石友三跟随韩复渠投靠蒋介石,这也导致了后来西北军的分裂。

石友三死亡真相,不是被高树勋部下活埋而死

【石友三】

1929年秋,或许是因为对蒋介石戒心太重,在部队开赴途中石发现蒋又拆散其部队的意象(未证实),石当机立断,在浦口架起大炮,炮轰南京,着实出彩了一回,又去归附冯玉祥。

后来风闻张学良即将入关,慌忙投向了张,其实中原大战在这时已经注定了结局,在江浙财阀的财力和张学良的武力支持下,蒋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了,石的叛变只是让冯阎的败局来的更猛烈更迅速一点而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石的此次叛冯带来的影响反而没有第二次大。

之后石便进入了东北军的编制,张学良为人大方,给了石六个师的编制,每月军饷70万,这种待遇应该是极为优厚的,更何况是在石这么多次叛变后,石理应知足了,偏偏石是受不住说客诱惑,和广东汪精卫陈济棠搅和在一起。

1932年,石友三来到天津与土肥原贤二会面,得到日本的支持在河北东部组织军队。1937年7月7日,爆发了抗日战争,石友三担任一八一师师长,这一年年底又任69军军长。

1940年4月,石友三遭到八路军毁灭性打击,于是再次投靠日军。

石友三的闪光点主要是在26年之前,作为一名军人,石其实是相当称职的,在其任连营长期间,身先士卒,亲自投身训练,在投弹,双杠,枪法等项目上均是第一。冯的西北军训练是出了名的,能做到这种成绩实属不易。

石友三死亡真相,不是被高树勋部下活埋而死

石统率部队极严,在一次黎元洪总统阅兵时队伍整齐,没出一点毛病,是以他的部队便作为外国公使参观的指定部队(相当于今天的仪仗队),这样说来冯提拔石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24年冯任西北边防督办,石任包头镇守使,这期间石难得的做出了一点成绩,尤其体现在治安方面,首先是铲除了地方势力哥老会,然后收编土匪,使其不再作恶,石的外号“石阎王”便是这个时候传开的。在南口大战后,许多国民军的溃兵涌向包头,石大开杀戒,严肃军纪为整个包头的稳定做出了重大作用。

那么,石友三最后是怎么死的呢?真的是被活埋而死吗?

按照当下流行的说法,石友三被高树勋活捉后,被高的手下活埋于黄河北岸边。(高树勋与石友三以前是好友,蒋已指示高树勋要除掉这个反复的石友三)

石友三死亡真相,不是被高树勋部下活埋而死

【高树勋】

但是据后来国民革命军第181师作战参谋魏先生回忆(181师是七七事变后,为整编石友三的部队而组建起来的,首任师长是石友三本人),石友三到了高树勋部所在地后,与高树勋面谈,当时在现场的还有181师师长张雨亭。

三人在里屋谈话。魏参谋是陪张雨亭师长来的,当时就站在外屋,在外屋等候的还有高树勋的警卫员、石友三的警卫员,他们仨在闲聊中得知,彼此都曾在东北中山中学读过书,是同学,很高兴。

但是,他们已经预感到今天的情况很不妙,魏参谋首先把话挑明:“今天里屋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仨都不能开枪,我们是同学”。此言一出,即得到另外俩人的赞同。

但是,没多久里屋就传出枪响,他们仨应声冲进里屋,石友三已经被高树勋击毙在座位上。他的警卫本能反映意欲拔枪,张雨亭师长发话了:“小伙子,你跟着我干吧,不会亏着你。”随后,他们便离开。

石友三被杀的具体地点在城角村,据说当时这个村子只有三户人家,当事人管这次面谈叫城角会议。

当日,高树勋所部连夜后撤二十里,与181师脱离接触,防止181师发起攻击。

总之,这个反复无常,投靠日本人的家伙终于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