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行一一清明隨筆

故鄉行一一清明隨筆

故 鄉 行

一一清明隨筆

八旬的媽媽,曾是鷹窩山下的老兵。瘦小駝背,體質堅強,性格開朗,“獨立寒秋三十年”。

回家千里迢迢路慢慢,思鄉的路;行裝依舊;媽媽飽滿的精神;爽快的性格;矯健的步伐依舊輕鬆。

時間已是早晨七點半,列車長鳴,靈寶火車站到了,早已在站等候的侄女夫婦喜迎親人的到來,祥和喜悅祖孫相見的場面,依然如故情感如初。

車行在家鄉的路上,踏上了故鄉的土,清新的空氣,四年之間小縣城及父親的出生地曲裡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出行 "打的" 都沒有,現在招手既來,而且每條線路都通了公交車,很方便。是啊,“城市園林化了……雨夜思舊夢,春風梳新柳。家鄉春意昂然,桃花紅,梨花白,紫玉含笑隨風擺,好一幅秀美的春圖…”

回老家的第二天正值週末,親人們一起踏青掃墓,為父親買好了愛吃的水果糕點。在這裡長眠三十年的父親,墳旁的松樹長勢依舊旺盛,墓碑上父親的名字依舊可愛可親; 墳前墓後,長滿了開著小黃花的蒲公英,和松樹常年陪伴著父親!我們擺上水果糕點,燒紙焚香叩拜,果香伴著黃花,紙灰化作飛碟在空中伴舞。5歲的小孫子云鶴,跪在墳前雙手合十說,老爺爺,我們來看你了,你好好生活吧…多麼可愛的孩子啊,父親在天有靈,一定會喜歡孩子的!唉!人生最終都是一把黃土!不管你多偉大,多平凡,結局是一樣的……

弟弟岳父母都是教師,和老媽相處的勝似親人,每次回來我都要看望他們,話題說到老媽百年以後的縣城公墓一事,他們通過關係給予幫助,並立刻行動,打電話,拿圖紙,並親自陪同老媽一起上山尋地方看風水。雖說這幾天天氣忽冷忽熱,為了“葉落歸根”,他們說,生前是好朋友,死後也要葬在一起!年邁七八旬的老人們能正確面對人生的樂觀主義精神,讓我敬佩令人感動!钁頭廟被稱為盧氏"八寶山“,依山傍水,府瞰全城,整體風水很好,真是個好地方!弟媳為了討好老人的新歡,特意請了風水先生選好位置。“大事已定”老人們相依為命樂融融,辛苦了老公全程服務並宴請了大家。

一個星期過得很快。老媽親自送我和老公去了汽車站,並祝我們回程一路順風,車慢慢的走遠了,望著老媽瘦小馱背的身影,微笑著不停地向我們招手,我眷戀的心情依依不捨。淚流滿面往事湧向心頭,爸爸不該離開我們那麼早!讓媽媽獨立寒秋,我愛你們!讓我們盡孝吧,我會常來看望你們的。

淑芬於西安2018.4.8

故鄉行一一清明隨筆

故鄉行一一清明隨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