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才能夠受益?怎樣學才叫善學?

怎樣學才能夠受益?怎樣學才叫善學?

《群書治要》講座第21講03節

  • 善學首先要尊師,老師就是先覺悟的人,弟子就是後覺悟的人,弟子拜師的目的就是為了求覺悟。

  • 學作聖賢,就是要明心見性,要從恭敬心中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不尊師就沒有辦法超凡入聖。

怎樣學才能夠受益?怎樣學才叫善學?

【好學近於智。力行近於仁。知恥近於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矣。】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好學近於智』,這裡邊給我們講好學的重要性。像《禮記·學記》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孔老夫子也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老夫子整天沒有吃飯,一晚上沒有睡覺,在那冥思苦想,但是沒有利益,“不如學也”。“好學”,學什麼?就是學習古聖先賢之道,不是像我們現在學的是知識、是技能。為什麼“好學近於智”,因為這個智慧是我們每一個人本性本有的,通過學習,是把這個智慧開發出來,所以這裡講“近於智”。

怎麼樣學才能夠受益?怎麼樣學才叫善學?善學首先要尊師,因為我們學是學作聖賢,要向誰學?要向過來人學。而老師就是過來人,他的路已經走過了,他有很多的捷徑,他可以避免我們犯很多的錯誤。而且學作聖賢,就是要明心見性,要從恭敬心中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不尊師就沒有辦法超凡入聖。

怎樣學才能夠受益?怎樣學才叫善學?

好學首先要向老師學習,所以必須有尊師的態度。不尊師,則沒有辦法體悟到大道,也沒有辦法開發自性,也就是《大學》上所說的“明明德”。所以《學記》上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這個“學”在《說文解字》上解釋:“學,覺也,效也。後覺習效先覺之所為也。”這個“學”就是覺悟的意思、效法的意思,是後覺悟的人向先覺悟的人效法他的行誼,效法他的心行。所以,

老師就是先覺悟的人,弟子就是後覺悟的人,弟子拜師的目的就是為了求覺悟。而這個覺悟、智慧是本性本具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向老師學,是學習老師獲得找到迴歸本性的方法而已。所以這個覺悟是自性本具,所以必須從真誠恭敬心中才能夠求得。所以印祖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對於老師就不能夠不尊重。

我們看到,古人都是從禮上來保證尊師重道的落實。譬如說,古人到私塾讀書,是由父親帶著,家長帶著,然後先衝著至聖先師孔子的像行最重禮,這個最重禮在古代就是三跪九叩首的禮。這樣之後,請老師上座,老師坐定之後,這個學生的家長再帶著學生,對著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我們想一想,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家長,自己最尊敬的人,對老師行如此之重的禮,他對老師的態度是什麼樣的?他對老師一定會生起敬重之心,對於老師講的話就不敢不遵從。所以尊師才能夠重道。

但是我們現在很多家長不明白這一點了。學生在學校被老師說得稍微重了一點,回去就告訴家長,家長就不滿意,他就去找校長,校長再去找老師。最後的結果,就是這個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老師也不願意給他指正過來,一味地在家長面前誇讚他,因為不想找那個麻煩了。我們想一想,這個老師在上面接受了學生家長帶著學生給自己行的最重禮,三跪九叩首的大禮,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他會不會坐在這裡覺得很得意。你看,我是老師,他們都給我行這麼重的禮。這個老師坐在上面是非常地恭謹,非常地戰戰兢兢。為什麼?生怕自己的德行不夠、學問不夠,沒有盡到責任,辜負了學生家長對自己的期望。所以一定要盡己所能,認真負責地把這個學生給教好。所以

這個禮,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都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怎樣學才能夠受益?怎樣學才叫善學?

在《禮記・曲禮》上也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就是男子在二十歲的時候要行冠禮,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就是成人禮。這個時候,他的親朋好友、平輩送他一個字,表示對他的尊重。從此以後,除了父母之外的所有親朋好友都要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重。他到皇帝那裡去做官,皇帝要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重,不能稱他的名。那除了父母可以一生稱自己的名,就是老師可以一生稱自己的名。說明什麼?說明老師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給我們的是身命,老師給我們的是慧命。


在皇帝那裡,他在接見群臣的時候,都是面南背北,以君臣之禮來接見。但是他在接見老師的時候,就必須降階,以主賓之禮來接見,不能夠以君臣之禮來接見。從這裡我們就看到,古代的皇帝他知道如何身教勝於言教,上行而下效。大家一看皇帝都對老師如此地敬重,整個社會才興起了尊師重道的風氣。

所以在歷史上,凡是開明的皇帝,或者說凡是治理好的時代,這些皇帝都是能夠率先垂範尊師重道的傳統。譬如說漢明帝,漢明帝在太子的時候,曾向桓榮學習《尚書》,直到他做皇帝之後,仍然是以學生身分自居。每一次他去見桓榮的時候,都是以師生之禮與之相見,並且為他設几杖,召集百官,還有桓榮的弟子,幾百人一起向桓榮施弟子禮,並且由他親自執禮,漢明帝還親自帶頭向老師請教,聽受老師講學。

當老師每有不適的時候,身體有病的時候,漢明帝就派使者去慰問,那些專門負責皇帝膳食和醫療的官員,也都絡繹不絕地去服侍桓榮。明帝自己也經常到老師家詢問病情,一進入老師所居住的巷子就下車步行,手捧著經書走到老師的床前,輕撫老師垂淚哭泣。他還送給老師一些床具、衣服等等,為的是讓老師更加舒適地休養。每一次他去見老師之後,都是久久不忍離去。在他的帶領之下,從此以後,文武百官再來探病,就不敢在門口才下車了,而且都要到桓榮床前下拜。桓榮去世之後,漢明帝親自改換喪服送葬,把老師安葬在尊貴的位置。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古代開明的皇帝對於老師都是非常地尊重,正是有這種尊師重道的行為,整個社會大眾才興起了尊師重道的風氣,社會大眾才容易被教好。

怎樣學才能夠受益?怎樣學才叫善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