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和家屬如何調整心態

患者和家屬如何調整心態

二、所有人都會生病,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生命的某些個階段,不可避免地成為病人或者病人家屬。強悍如亞歷山大大帝者,只活了33歲。公元1900年前,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而現在,人類的平均壽命基本增加了一倍多。我想,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現代醫療體系在其中的作用吧。從這點來說,醫護人員是每個人面對疾患時的最大幫手。

四、醫生是人,也會有判斷失誤。隨著現代醫學的進展,分科越來越細,有些甚至在普通醫生聽都沒聽到過的疾病,或者在教科書中也沒有很好辦法的疾病(教科書相對來說是比較保守的),其實已經有了很好的解決方案。的確,我也從患者家屬的轉述中,聽說過一些牛氣沖天的醫生,斷言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其他醫生也不可能解決。對這樣的醫生,你大可敬而遠之。

五、很多情況下,我們都可以帶病生存。就拿高血壓來說,現在只要控制得當,高血壓人群的預期壽命與正常人群的預期壽命沒有區別。有些疾病完全可能與人長期共存。

患者和家屬如何調整心態

十、有些手術在時機選擇上是很有講究的,在病情穩定期手術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有些家屬(尤其是一些小患兒的年輕父母)不能理性的聽取醫生的忠告,而是感情戰勝了理性,總希望出現意想不到的奇蹟,在手術時間上一拖再拖,到病入膏肓,再也拖不下去的時候才來找醫生,其實只能把患者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十一、手術就是與病魔的比賽,是比賽就一定有輸贏。醫生的能力固然有大小,醫生是人不是神,醫學也不是神學,神仙、超人永遠是不存在的。

患者和家屬如何調整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