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尚記憶(四)通信方式改變生活:從搖把子電話到智能手機

作者 魏國賢

陇尚记忆(四)通信方式改变生活:从摇把子电话到智能手机

老電話機

本人曾經是一名鄉鎮工作人員,是上世紀90年代參加工作的,記得第一天到鄉政府報到的時候,走進政府辦公室第一眼看到的,也是印象最深的東西,就是一個特侖蘇盒子大小的鐵箱子,外面掛著一把非常精緻的桔黃色小鎖子,非常明顯的鐵門栓,側面開著一個小圓洞,穿出一條蜿蜒細長的綠色電線,什麼東西這麼神秘,高高的放在辦公桌上,還用鎖子鎖著?我當時非常奇怪,也很納悶。突然聽到幾聲報警聲音,叮鈴鈴的鈴聲響徹屋內屋外,只見政府秘書健步如飛又飄然而至箱子旁邊,很熟練的打開箱子,取出一個紅色的手柄,“喂…喂…”,哦!原來是一部電話機呀!上班以後,才聽老同志說到,公章、電話機和打字機(鉛字的)是政府秘書的三件寶,不會使用這三件東西,你就當不好政府秘書,特別是電話機,對一個處在山大溝深,交通不便,非常偏僻的鄉政府來說更是寶中之寶。一個鄉鎮總共有農戶5000多戶,人口1萬多人,耕地接近5萬畝,方圓100平方公里,一個星期只通兩趟客運車,那個年代能夠與外界經常溝通的也就是這部電話機了。無論是上級部門的通知、檢查和接待,還是鄉政府向上的請示、彙報、溝通和報告,都是通過它,村社發生火災、泥石流和險情,也是將各種突發情況收集起來通過它才能傳遞出去,就是普通老百姓發個電報,約叫個長途電話,也是在它面前排號等候。每月的月租,是整整齊齊的5000元,工作人員當時每月的工資才是100多元,一個月的月租不包括使用費用,是工作人員四年的工資合計,使用費用是非常昂貴的,所以要將電話機鎖在鐵箱子裡面,是避免有人不經同意撥打電話。

陇尚记忆(四)通信方式改变生活:从摇把子电话到智能手机

BB機

陇尚记忆(四)通信方式改变生活:从摇把子电话到智能手机

“磚頭”手機

隨著電信事業的發展,固定電話的月租也從5000元降到了2000元,線路也普及到了村委會,村組的辦公室也裝上了固定電話。那時候,鄉政府以超前的眼光看世界,利用電信公司開展促銷活動和基建工程的機會,籌措經費為鄉幹部和村幹部配備了BB機,也稱傳呼機。時時處處可以被找到,讓人無處可藏,一下子將鄉村幹部帶入了沒有時空距離的時代,大大加速了鄉村幹部的生活節奏和工作效率。傳呼機剛在鄉村出現的時候,誰要是有部傳呼機,那是很叫人很羨慕的,不是“吃皇糧”的鄉幹部,也是一名“神氣十足”的村幹部,當鄉村幹部,擁有一部傳呼機成為當時大山深處很多人的一大心願。那個時代傳呼臺服務費用很高,入網費100元,服務費數字機一年180元(每月15元),漢字機一年600元(每月50元),競爭很激烈,傳呼臺入網費從最初的100元降到了50元、30元,直到最後免費入網,服務費也降到了數字機一年120元,漢字機每年三、四百元甚至更低。鄉長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坐在電話機旁,時不時拿起電話傳呼這個或尋找那個,誰誰誰到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開什麼會,那個工作真是提神!後來看了春晚才知道,傳呼機在國外是掛在牛的頭上的,是農場主用來放牧的,他們早就淘汰不用了。進入90年代末期,國家實施了“村村通”,在“村村通”廣播電視的基礎上,又實施了電話“村村通”,程控電話出現了,一部電話入網費高達2000元,每月月租50元,鄉村社幹部帶頭先裝,個體工商戶和建築老闆緊跟其後,號稱百日之內開通了“千門電話”。只要家裡裝有一部固定電話就可以與全世界各個角落進行語音交流,“村村通”電話的普及給大山深處的人們帶來了奇蹟,不論是公用還是家用都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對當時信息閉塞的山村來說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中轉橋樑作用。

再往後,電信、移動、聯通、鐵通、網通等通信公司多了起來,過去只有大老闆們才用得起,一部兩三萬元的手機,拿在手裡就像身份標誌一樣,牛氣十足的“大哥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磚頭”,2000元左右就能買一部,月租50元,接聽和撥打雙向收費的手機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了。“小靈通”的信號服務範圍只有方圓1公里,信號塔1公里以內可以通話,超出1公里就不在服務區了,所以“小靈通”佔領通訊市場不長時間,移動公司開始進軍農村了,為了修建塔基,移動公司徵用了鄉政府的一塊土地,條件是贈送鄉政府100部手機,月租25元,接聽和撥打雙向收費,每部手機預存話費200元。鄉長心血來潮,為鄉村幹部每人配備一部移動手機,鄉幹部是上翻蓋的,村幹部是下翻蓋的,鄉長說了,一部手機在手,上可達“天庭”,下可接地氣,隨時溝通,辦事方便,工作效率高,只要號碼一按,千里之遙可以近在咫尺,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救人於危難,看見偷盜的或者發生事故的一個電話就完事了,工作發展兩不誤,這100部手機你們一定要給我用好,發揮好作用,為鄉里的發展多做貢獻!可不是嗎!這手機月租25元,接聽和撥打雙向收費,每月下來一二百元,100部手機就是一兩萬元,兩個月的費用就夠徵地費用了,真是給移動公司做了大貢獻了!鄉長直呼上當!上當!其實當時市場競爭才剛剛萌芽,其它通信公司的活動條件也是一樣的,互相對比,也不存在上當的情況。儘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在剛拿上移動手機的那幾天內,我還是很開心的,簡直是愛不釋手,出門掛在腰裡,上班拿在手裡,高興得連睡覺都在笑呢!因為對於我來說,這是我的第一部手機,它凝聚了我當時工作的願望和追求,這部手機雖然不是很貴的,它卻是有著幹部身份的。記得有一位學校的老師,和我很熟,要借我手機給家裡打個電話,竟然被我當眾拒絕了,到現在也想不明白,自己當時怎麼就能做得出來那等小氣的事情,也許是因為第一部手機,我也捨不得用吧!過了兩年,這100部移動手機轉的轉,賣的賣,停的停,所剩無幾了,我有一個同學當年在開貨運車,正好他需要一部手機聯繫業務,我就順手把手機和號碼都轉給了他,直到現在他還在使用那個手機號碼。

陇尚记忆(四)通信方式改变生活:从摇把子电话到智能手机

智能機

30年前只是不敢奢望,30年後總是不可思議。夜不能寐,浮想聯翩一下,偉大詩人陶淵明在“採菊東籬下”的時候,會有手機鈴聲響起嗎?詩仙李白在“低頭思故鄉”的時候,會有親人與他視頻嗎?詩佛王維在“勸君更盡一杯酒”的時候,加入了朋友圈嗎?一定沒有吧!否則他們能有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經典雅作?感嘆生活的同時,也在感嘆手機通訊的發展,更在感嘆我們改革開放的40年!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東街街道辦事處(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