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愛心教育」回顧法國“蜘蛛俠”事件,好人真有好報

孩子的愛心教育

愛心的力量,雖渺小卻很偉大,甚至可以創造奇蹟。

要知道,當時來自馬裡的馬穆杜是非法滯留在巴黎的,因為表彰他見義勇為的行為,法國政府才下令嘉獎並批准馬穆杜加入法國國籍的。

「孩子的愛心教育」回顧法國“蜘蛛俠”事件,好人真有好報

「孩子的愛心教育」回顧法國“蜘蛛俠”事件,好人真有好報

“人之初,性本善”,雖前有“扶老人扶不起”、“見義勇為卻遭賠償”等讓人心寒的情況,一度讓這個社會顯得浮躁異常。但正能量滿滿的愛心其實依舊很多,只是需要我們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與發掘。

培養孩子滿溢的愛心,不僅可以讓他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亦可以讓他養成良好的人格品行。作為未來花朵的孩子們,父母更應該對他們進行愛心的教育,才能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並願為之付諸行動的人。

「孩子的愛心教育」回顧法國“蜘蛛俠”事件,好人真有好報

那麼,父母應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呢?

1.為孩子做最好的榜樣

父母的一言一行深刻影響著孩子,是孩子身體力行愛心的最好榜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一身作則,將愛心教育落實於生活的日常。父母也要注重潛移默化對孩子的影響,能讓他學會如何關愛他人。

比如,長輩來了,父母要為他們倒茶、盛飯,孩子可以受益;逢年過節,父母也需要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父母更要多些關愛孩子,夫妻之間亦需要相敬如賓。

2.給孩子接觸苦的機會

知曉了生活的本真和不易,孩子才能更好地懂得愛心。父母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其實就是讓他適當經歷一些挫折和困難。讓孩子獨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僅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環境適應力,也能讓他將愛心更好地落實於行動中去。

在放假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環境稍苦的地方體驗生活,讓他目睹當地人生活的艱辛;當看電視或講故事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講些困難情景下真實的案例。當然,也可以讓孩子做些家務,將愛心落實於行動。

3.讓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愛心,一定要給他最直觀的體驗。適當的換位思考,能讓孩子站在他人立場,學會體解對方的不易。父母也可以將孩子不開心時的感受,與他人的相應情景聯繫起來,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的苦楚。簡單的小事,更能將愛心更治癒孩子的內心。

當某地發生了災害,父母要啟發孩子飢餓冷暖,讓他學會獻愛心;當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了,父母要告訴孩子疼痛的感受,並讓他去扶起小朋友。當然,父母也可以讓孩子養些小寵物,或是種些花草。

「孩子的愛心教育」回顧法國“蜘蛛俠”事件,好人真有好報

愛心是人格的基礎,也是真善美最直接的體現。父母對孩子進行愛心的教育,可別忘了將積極的體驗帶入到細節裡,不知覺地給孩子有益的薰陶,日積月累地孩子必定可以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