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上将军的军人才有能力么?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本是一句激励官兵上进的话,但却被某些人简单地拿来作为评价军人和转业干部的标准。一句“有能力早当上将军了”的妄断,不仅反映了一些人对军人能力认知的偏差,更暴露了其对军人价值评判的错位。

只有当上将军的军人才有能力么?

将军虽然是大部分军人的梦想,但入军之初,谁不是仰慕军人的英姿挺拔,英气蓬发呢?将军固然难得,但每一名默默付出的军人,才是我国军队的根本。军队的体制结构决定了能走上将军岗位的军人只能是少数,更多的军人要在经历军旅生涯磨炼后回归社会。他们是能够直面生死危难考验的军人,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脱下军装后也有能力去克服新的工作环境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军人是世界上最具有能力的一个群体,普通人能力掉队可能会在社会竞争中落伍淘汰,而军人能力掉队则意味着可能在战场上失去生命。军人肩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重大任务。军人只有不断提高能力素质,才能担当起打赢重任。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各国军人也在随着时代的潮流前进。“傻大兵”的标签早被扔到垃圾堆里,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化是新时代军人的突出特点,“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已成为新时代军人的能力素质标准。

制胜之道,要在得人。只有创新型的军队才能在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中勇立潮头、赢得战略主动。在信息化时代,军队管理体制的革命、军事科技创新的驱动和体系作战能力的需求,培养造就的是一批批深谙联合作战的指挥人才群体、精通军事谋略的参谋人才群体、掌握新型装备的战斗人才群体、善于创新攻坚的科技人才群体和专业技能精湛的保障人才群体。“军队是一所大学校”,从这里“毕业”的都是曾经担当起打赢重任的人才。出于军队建设发展的需要,他们中的一些人将为国防军队事业奉献终生,而另一些人则要经历人生和职业的第二次转型。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者愈匮。”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用人哲理,对如何充分发挥军转干部的作用有着充分的借鉴意义。尽管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金子发光的前提是不能将其埋没,军转干部要能有所作为也需要平台机遇。“用人必考其究,授任必示其当。”迄今为止,众多退役军人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什么叫“给一分机会,还一份奇迹”。“天下之贤,与天下之用,何必出于己。”在军转干部的安置使用上,要勇于打破有色眼镜,突破利益樊笼,胸怀五湖四海,大力营造让军转干部这笔宝贵财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军人,是我们保家卫国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些军人立身于边境,戍边数十年,是他们撑起了中国对外的脸面。只有军民团结一心时,才能真正做到撑起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精神脊梁,才能真正做到立于世界之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