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车贷恐成下一个危险投资领域

P2P车贷恐成下一个危险投资领域

近日,西安一家营业了6年的P2P车贷老板跑路,其国内其他分支机构均表示受到了严重影响,已经开始协商兑付事宜。

实际上P2P车贷出事并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有统计显示,涉及车贷的P2P平台2017年中有1741家,而截至年底,仅剩859家,临近2018年中居然只存活332家。而P2P车贷大规模开展是2017年初的事情,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个细分领域即进入如此状况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深思。

P2P车贷行业是一个粗略的称呼,我们可以将这一类的平台定义为小微车贷平台,这其中有以个人购车为直接投资标的的纯P2P车贷平台,也有以融资租赁为外壳的近似车贷平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根本上还是传统的以新车或者二手车为抵押物的P2P贷款平台。

为什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个领域出现了这么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角度来分析:

1.业务模式与传统P2P并无本质性差别,但是缺乏目前对P2P平台的监管要求,这造成了门槛过低,从业人员素质太低,风控形同虚设的问题。

2.老P2P平台为了兑付前期债务而转型成车贷平台,妄图以“更安全更容易变现的抵押物”为招牌引进新资金解决老问题。

3.新车或者二手车为标的的P2P涉及的风控领域较传统P2P更为专业,要求更高,容易产生的问题更多,新平台往往都是仓促上阵,难以解决丢车、骗车、催收问题。

4.虽然平台往往都打着汽车后服务行业能产生额外盈利等口号,但是实际上由于企业实力和消费者消费习惯问题,后汽车市场开发力度不佳,盈利能力欠缺。

5.涉及二手车的平台容易出现前线人员虚报收车款谋取私利严重降低企业盈利能力的问题。

6.二手车收购有一定概率被骗,导致企业直接损失。

7.给予投资者的回报过高,即使转换为押金购车模式,企业也没有能力在1-2年的时间内以押金为本金赚取足够覆盖20%以上(甚至达到30%以上)的投资客户收益、车辆保养资金、车辆保险补贴、汽油补贴和企业运营成本及广告费用。

综上所述,就是为什么P2P车贷未来前景并不明朗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