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1969年中蘇珍寶島戰役爆發,作為國家第一坦克生產基地的包頭617廠和坦克發動機生產廠的大同616廠直接受到了威脅,中共軍委決定在山西南部和東南部山區建立國家第二坦克生產基地“541工程”,選址在山西南南部侯馬市附近的中條山山區。

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541工程”分佈在跨越臨汾、運城兩個地區4個縣境內的中條山山區,工廠大都背靠大山,面臨荒灘。

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541工程”總部設在聞喜縣的東鎮,解放軍第28軍援建,建立時是直屬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後歸屬第五機械工業部,初期屬於軍管保密單位。

各個分指盤踞在中條山下的各個山溝裡,分佈在臨汾、運城兩個地區的絳縣、聞喜、夏縣、翼城境內蜿蜒130公里的地域。

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分指”一詞在山西南部的各縣市是541各廠的專屬名詞,指各分指揮部。其實,541各分廠都有自己的代號和名字。

一分指,代號“5409代號”,國營紅山機械廠,坦克總裝廠;二分指,代號“5419”,國營紅流機械廠,坦克車體炮塔鑄件毛坯廠;三分指,代號“5439”,國營紅泉機械廠,坦克零部件鍛造毛坯廠;四分指,代號“5429”,國營紅峰機械廠 坦克零部件機加廠;五分指,代號“5449”,國營紅巖機械廠,坦克零部件衝壓廠……

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建設“541工程”的初衷是建設一個龐大的主戰坦克生產基地。

“541工程”與外界交往的唯一進出口主要是侯馬市,所有18個分指計劃造的是我國自研的WZ-122型中型坦克,後由於WZ-122坦克項目下馬,改生產59式改型和84式架橋坦克。山西南部幾十個縣都組織民兵和民工參加“541工程”建設。

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根據中央軍委常規兵器工業領導小組的指示,工程分三批建設,用兩年半時間全部建成。1970年4月開始到1973年7月,是“541工程”建設的主要時期。1973年下半年開始,“541工程”進入調整緩建時期。到1979年底,部分廠址建成投產。

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各分指職工來源主要來自全國各大中城市企業支援三線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部隊整建制的復轉軍人、留蘇技術骨幹、我國第一代坦克技術專家,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

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當晉南各縣市還都是平房時,地處山裡的各分指都已經都是清一色的三層樓房了,而且用的是縣城裡直到三十年以後才用上抽水馬桶。

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1988年,在國務院的部署下,“541工程”委劃給了榮毅仁任董事長的中信公司。徹底地脫離了國家的軍工序列,除了兵器總公司委託加工的部分軍品外,開始大部分以民品為主了。

進入90年代,“541工程”開始逐步停止軍品生產。

中條山下的第二坦克生產基地,18個分廠,長130公里,榮毅仁接盤

1992年,沿用了近二十年的“541工程”更名為“中信機電製造公司”,成為中信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經國務院批准為特大型工業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