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家裡有8畝地,想搞大棚種植蔬菜瓜果,大家有啥好的想法?

疆地農人丁大闖


8畝地,如果搞大棚,屬於比較大的面積了,既然有搞大棚的想法,說明你的資金也比較充足。

建一個三畝地的草莓大棚,採用鋼管無支架捲簾機操作的話,估計十幾萬元夠了。

草莓是這幾年發展比較好的水果品種,一畝地應該收入在五萬左右吧。

西瓜,甜瓜,黃瓜都可以搞,尤其以黃瓜產量較高,可種兩茬。

西紅柿,芹菜,茄子,食用菌,韭菜,土豆,辣椒,。。。。。。可種的蔬菜種類很多。

建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合理安排。

走批發為主的銷售路子,可以只做一至兩個項目,太多太雜容易忙不過來的。

祝你發財。








平菇菌哥


建議你先做個兩三畝慢慢的做起來。因為如果你沒熟悉農作物的話,你一下子做那麼多,你不知道該種什麼種什麼掙錢!我在上海也種了十年的大棚!現在的溫室大棚太多了種什麼都有風險。我感覺西紅柿,草莓,黃瓜等農作物都還可以。我的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











7278775768有你更精彩


首選我是正在幹這個的。看到農民樹樹跟青年阿光的回答,我覺得必須給他們點個贊,搞得我都沒說的了。在這裡我只想說一點,你真的想好了嗎?作好準備了嗎?用我小學文化水平寫了一詩送給你,種菜真的很辛苦,賺錢確實不容易,八年堅持少不了,才能掙點稀飯錢。這是我種菜八年得出的經驗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剛看到農正局的回答真是說得太準確了,忍不住加了這一句。


運娃種菜


想搞大棚種植瓜果蔬菜,想法很好。但是種好大棚,有好效益,真是不容易。

大棚有大型的,帶捲簾機,還有中型的,不蓋棉氈,中間高2米左右,在農村也叫大棚。不知你想建什麼樣的大棚。

如果建一層膜,也就是中型的大棚,就我個人的經歷說些看法。

一,建大棚是個人投資,還是扶貧建棚,個人投資,手裡要有資金,先建一,二個,如果扶貧,可適當多建,也別貪多。

二,你所處的村,鄉近處建大棚的多,少,還是沒有。建大棚雖然看看就會,但也有些細節,掌握不好,建不穩,塑料佈會被風掀開,因此要找建過大棚的人指導。

三,建大棚前,要知道自己的地質,是否肥沃,是否鹽鹼,水,是不是甜水,地質好,水好,就定點建,否則就不建。

四,棚建好,種什麼,怎樣種好,是技術問題,必須學,必須掌握。如果夲鄉沒有,就在夲縣,外縣去找,與建棚戶取得聯繫。08年,我們村建大棚,去山東學習,聯繫,人家非常熱情,多次來指導,用什麼肥,種什麼,在什麼地方買苗,買種子,買藥,如何管理,像人把手的教,那一年全村三十四個大棚都種成功了。

四,如果你村還有人想建,可聯合起來,請技術共投資,建棚互相幫忙。

五,種什麼瓜果蔬菜,先給種大棚成功的學,人家種啥咱種啥,先保證種人好,掌握了。再換樣種。

六,銷售,隨人家外銷也行,在夲片,周邊縣城自銷也可以,以盈利多為目的。

七,種大棚十分辛苦,颳大風,人家在屋裡,你要去看大棚,還不分白天,晚上。大棚有時高溫,還要幹活。老農民常言,是漢子就不怕吃苦,幹到底。沒有吃苦精神,想輕鬆掙錢就別幹。

創業難,創業快樂,創業有價值。


曾憲英10


首先為你投身、投資農業設施栽培事業點贊!

其次,既然說是做事業(大棚一建好,可用10一20年),那麼就要有思想指導、市場調查瞭解、投入產出收益分析、具體實施步驟等準備。詳細建議有以下幾點,希望幫到你!

1、思想準備。你已準備好了嗎?!10年以上的時間啵!家裡同意了?!助手("董事長″)願出資嗎?!要考慮清楚!

2、資金準備。畢竟8畝設施大棚一次性投資不是小數目。不算土地平整、水、電等"三通一平″費用,光是建棚費用,幫你粗算一下:在北方1畝約8一10萬元,8畝須65一80萬元;在南方1畝不加溫標準大棚約2、2萬元(竹木結構約0、7萬元),8畝須17、6萬元(竹木結構約6萬元,可使用3年)。雖然可申請政府補助,但也是"先建後補″。因為投入資金較多,所以務必準備資金來源。

3、調查市場很重要。

1)、地處"一村一品″區域、地理優勢蔬菜種植區域、特色生態種植區域或加盟蔬菜專業社,已形成較成熟的種植銷售模式,建好大棚跟著他人種植或按合作社指導種植就可以了。相信你不比別人賺得少。

2)、如果是新區種植或引導開拓性種植,就需要選擇優良種植品種、引種試驗;選擇早春種植、夏季種植、秋延後還是越冬種植;選擇以生產基地型單(主)一品種種植模式為主,還是以"新、奇、特、優″多品種、多季節種植,結合生態觀光型或家庭農場型或田園綜合體經營模式為主。而緊接著,就要對應選擇銷售方式:是以農貿市場批發為主,還是專供生鮮超市;是社區配送、電商平臺銷售,還是吸引遊客進棚採摘。種植8畝成功後再擴大規模,要不要淨菜包裝、冷鏈儲運?要不要申請無公害、綠色產品認證?要不要規模化、公司化、品牌化經營?…

沒有調查瞭解並進行成本核算、效益分析,就不能做出較好的大棚種植規劃!就不能做出效益最大化的經營、銷售模式選擇!

4、種植、管理技術掌握。選擇好了種什麼後,就有怎樣種、什麼時候種、怎麼種得好、1人管多少大棚等種管技術問題了。投資者如果沒有這方面技術,就應聘請專業人員解決。直接生產資料投入也較大。比如按每年棚內種植蔬果模式"早春甜瓜1茬→夏季葉菜2茬→秋冬草莓1茬″預算畝投入:種苗費6500元,肥料2400元,農藥600元,材料600元,人工費12000元,包裝運輸銷售等費用800元,合計約22900元/畝/年,按1/3計(3一4月有收入),最少應投入7600元/畝。選種、育苗、套種、茬口銜接、人員管理、成本控制等等,沒有一定經驗,真搞不掂的。

5、具體實施步驟建議。建園規劃→土地連片工作→平整土地、肥料準備→建棚、灌溉系統佈置→人員準備→育苗、定植、管護、採收→包裝銷售。

第三,大棚蔬菜種植是個"短、平、快"項目,3一4個月就有收穫,可利用間、套種果樹,達到長短結合,或利用蔬菜副產品結合養殖,定能產生更大效益。






農民樹樹


下面讓我來為大家來分析一下使用大棚種植蔬菜的利潤,大棚裡種蔬菜要多少成本呢?著首先要考慮到大棚的搭建,維修管理和種植方面,各地的情況也是有不同差異的。那我們要怎樣種植大棚裡的蔬菜呢?這個問題解答起來非常難,這是一項很嚴格的技術,其中有很多技術環節需要我們掌握,但是如果你想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就得慢慢累積用大棚養殖蔬菜的各種知識,這就需要我們對很多的資料進行學習理解。蔬菜大棚的建設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大棚的種類吧,和其中搭建的材料,這對大棚的搭建,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能讓你節省開支,並且提高你的效率。

用大棚種植蔬菜的利潤和成本大多數的蔬菜大棚每畝地要用五千五百左右的骨架,但為了節約和增加大棚的使用年限,有幾個比較經濟實惠的建造大棚的方式,使用菱鎂做成的大棚骨架加上塑料紙,這樣一來不僅降低了成本,這樣也方便了每次的維修和使用,這樣做的話,這樣差不多可以用五年多,這樣每年只要更換頂上的薄膜就可以了,一畝地每年的成本,算上農藥肥料,大約差不多要700元,土地租用的話每年要8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用大棚種植的成本。一畝地最開始投入到差不多7000元。用大棚使用期限五年來算。每畝地一年平均差不多要2500元左右。這樣種植可以達到150%到250之間的利潤。一年可以出2到3季的蔬菜,如果你種植的是一般的蔬菜的話,1到2個季度就可以收回搭建大棚和管理的成本,這樣一年就可以賺錢,平均利潤為100%到150%之間,這樣以後每年需要的成本就是更換塑料袋兒。

目前使用很多年的方法是,一米六寬的鋼架大棚框架。其中最常見的是.直徑22毫米.厚1.2毫米的鋼管用來作為大棚的骨架,搭成寬約六米,頂子高2.2到2.5米,肩高1.2米。這樣土地的使用率能達到80%,使用壽命更是能長達十年以上,每平方米的造價差不多要10到30元之間,每畝地搭建的成本是7000到2萬元左右,這個適合各種的蔬菜和花卉種植,但是缺點也有,就是棚寬比較小操作效率的話就會降低,冬天保溫性也比較弱。

第二用竹子做的簡單形大棚。這是一種使用非常多的類型。棚子一般寬5到6米。領子高2到3米左右。側面高度一米到1米2左右。拱杆的間隔是一米多。這樣做的優點就是造價非常低,找材料也方便,搭建也很容易。每畝的成本大約要3000元帶上薄膜。但是大棚內柱子特別多遮光也非常多。工作非常不方便。使用壽命也非常短,抗風雪和抗雨的能力比較差。其中有一種叫做地滾龍的大棚。寬4到6米。使用一個薄膜覆蓋到底的方式,比普通毛竹搭建的蔬菜大棚更加節約成本。這個適合在地上的農作物使用。一般用來種西瓜。

關注

使用大棚種植蔬菜的經濟利潤與成本,它的優點和缺點!

寄君一曲問

2018-12-16

關注

下面讓我來為大家來分析一下使用大棚種植蔬菜的利潤,大棚裡種蔬菜要多少成本呢?著首先要考慮到大棚的搭建,維修管理和種植方面,各地的情況也是有不同差異的。那我們要怎樣種植大棚裡的蔬菜呢?這個問題解答起來非常難,這是一項很嚴格的技術,其中有很多技術環節需要我們掌握,但是如果你想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就得慢慢累積用大棚養殖蔬菜的各種知識,這就需要我們對很多的資料進行學習理解。蔬菜大棚的建設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大棚的種類吧,和其中搭建的材料,這對大棚的搭建,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能讓你節省開支,並且提高你的效率。

用大棚種植蔬菜的利潤和成本大多數的蔬菜大棚每畝地要用五千五百左右的骨架,但為了節約和增加大棚的使用年限,有幾個比較經濟實惠的建造大棚的方式,使用菱鎂做成的大棚骨架加上塑料紙,這樣一來不僅降低了成本,這樣也方便了每次的維修和使用,這樣做的話,這樣差不多可以用五年多,這樣每年只要更換頂上的薄膜就可以了,一畝地每年的成本,算上農藥肥料,大約差不多要700元,土地租用的話每年要8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用大棚種植的成本。一畝地最開始投入到差不多7000元。用大棚使用期限五年來算。每畝地一年平均差不多要2500元左右。這樣種植可以達到150%到250之間的利潤。一年可以出2到3季的蔬菜,如果你種植的是一般的蔬菜的話,1到2個季度就可以收回搭建大棚和管理的成本,這樣一年就可以賺錢,平均利潤為100%到150%之間,這樣以後每年需要的成本就是更換塑料袋兒。

目前使用很多年的方法是,一米六寬的鋼架大棚框架。其中最常見的是.直徑22毫米.厚1.2毫米的鋼管用來作為大棚的骨架,搭成寬約六米,頂子高2.2到2.5米,肩高1.2米。這樣土地的使用率能達到80%,使用壽命更是能長達十年以上,每平方米的造價差不多要10到30元之間,每畝地搭建的成本是7000到2萬元左右,這個適合各種的蔬菜和花卉種植,但是缺點也有,就是棚寬比較小操作效率的話就會降低,冬天保溫性也比較弱。

第二用竹子做的簡單形大棚。這是一種使用非常多的類型。棚子一般寬5到6米。領子高2到3米左右。側面高度一米到1米2左右。拱杆的間隔是一米多。這樣做的優點就是造價非常低,找材料也方便,搭建也很容易。每畝的成本大約要3000元帶上薄膜。但是大棚內柱子特別多遮光也非常多。工作非常不方便。使用壽命也非常短,抗風雪和抗雨的能力比較差。其中有一種叫做地滾龍的大棚。寬4到6米。使用一個薄膜覆蓋到底的方式,比普通毛竹搭建的蔬菜大棚更加節約成本。這個適合在地上的農作物使用。一般用來種西瓜。

第三種是鋼筋和竹子混合的大棚。大體結構與竹架做的的大棚相似,這樣做可以節約材料,並且降低了成本,操作也非常方便這些優點。但有一定的使用面積,成本性能在鋼架做的大棚和竹子做的大棚之間。第四種是八米寬的高型鋼架大棚。不僅增加了大棚的高度寬度,還提高了大棚上通風口的高度和寬度。並且大大提升了空間,並且提高了冬天的保溫性和管理效應,同時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這種使用的是28到32毫米.厚度在1.5毫米的鍍鋅管建成的,頂子高3.2到3.5米,前高1.8米,整個大棚空間大,非常適合種植爬得高的蔬菜等。但是這種成本是非常大的。每平方米的成本是20到45元左右,每畝地的成本是1.5到3萬左右,適合農業示範區和有經濟實力的人使用。菜農應該根據自己的生產能力,選擇更加好用的覆蓋棚頂的材料。普通薄膜,大棚膜厚0.1毫米白色透明。使用壽命差不多半年。

多功能性的篷布比普通膜好成本低效益也好不容易結水珠用草編制的頂子保溫好遮陽網不僅可以遮光還可以防雨也可以作為冬天保溫的材料大棚方向應該朝哪大棚應該建在低窪的地方,有足夠的水源,灌溉起來非常方便土質稀鬆肥沃的地上,大多都是要求南北方向,東邊和西邊排風方便。這樣做棚內溼度降低快。長得高的作物不會互相遮擋陽光,在冬天通風換氣順暢。如今大棚種植蔬菜的技術飛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更是上升飛快,對吃的菜要求也越來越多。在大棚裡種植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吃到不同的蔬菜,這在未來是非常重要的。


範範是老范家


家有8畝地,想搞大棚種植蔬菜瓜果,我建議種草莓比較好。我家就是種草莓的,種了三畝草莓。以前大棚也種過黃瓜、西紅柿、辣椒等蔬菜,最後比較起來還是種草莓比較合適。為什麼呢?


主要是草莓價格比較貴,但產量也高,所以收益就比較好。

一般國慶前後,就可以整理土地,搭建大棚了,進行秧苗的移栽了。草莓秧苗期打藥,掛果期是不用打藥了,一般每個大棚裡要放兩箱蜜蜂,給花授粉,一舉兩得,又可以收穫點蜂蜜,所以採摘前期比較好管理。



草莓一般在春節前就成熟了,春節時正式草莓銷售的旺季,有很多種銷售模式,一個是採摘園,讓人下地採摘,這種價格卻比較貴,現在這種方式比較流行。二是網上銷售,這種方式銷售比較零散,人員少的話比較忙,還必須要求會電腦。三是直接批發給超市或這中間商,雖然價格低點,但是量大,適合種草莓多的。

草莓生長期長,從年前10月份開始一直長到五六月份,可以賣幾個月的草莓。過渡期七八九最熱的時候,可以深耕,曬曬地,殺殺菌,為種草莓作準備。也可種些綠葉菜作為過渡期。

大棚草莓主要生長在冬春兩季,正好這時也是農閒的時候,也不影響其它農活,
正合適種大棚草莓。


鄉村王五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以下吧:

建設成本

八畝地如果建設大棚的床成本會非常高,我們這邊兩畝地的大棚建設成本就在20萬上。但是如果資金不足,銀行都有對農方面的貸款,利息比較低。所以,如果想做的話還是能做的。

銷售渠道

大棚種植這件事得看你們當地有沒有規模種植,如果不成規模的話,銷售會有些問題,不過可以走特效銷售,特色銷售的話就對你的種植技術要求比較高。

蔬菜瓜果季節性價格差異很大,有可能你一兩年就發了,尤其是8畝的面積,但是也有可能本打本,得能夠堅持下去,也就是自身要有抗風險的能力。

不過我們這邊倒是沒有那種賠的很厲害的,就是可能沒賺錢。

日常支出

然後8畝地的面積,日常管理過程中幾個人是不夠的,可能需要僱傭農工幫忙,所以這也是日常的一個支出。

面積大,代表日常農資產品的支出也大,這個也需要提前準備好,一般一畝地每年農資使用量可能在3-5千上,這是大體數據,根據種植作物不同也有差異。

好了,這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三農之歌


搞農業憑藉一腔熱血是絕對不行的!

從經濟效益來講,8畝地的大棚投資,對於一個普通農戶來講絕對不是一個小的數目。包括人力物力財力,您要做好預算,然而想要在農業領域將投資的錢賺到,如果您沒有好的種植技術和農產品銷售之路的話很難搞定。這又到了另一個方面—農業資源,農業資源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種和賣!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賣,有個好的銷路和價格。種不好,產量不高,甚至絕產,農業的抗壓能力是非常弱的,出現一次事故可能就打壓你兩三年,甚至可能一下擊垮你。另一個從最主要的銷售來說,你沒有一個好的銷售渠道,包括人脈資源,打造品牌農業等,即使你種的再好,也沒有多大價值。而農正局就解決了這幾點問題,農正局制定的南瓜水果玉米種植方案比較適合露天農業,投資少,效益好。主要是真正解決農戶的農產品的銷路問題,還給出保底價,讓農戶放心種!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豐富的經驗技術、較多的銷售人脈渠道,那歡迎踏足農業,為國家農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農正局


一般冬季大棚蔬菜主要包括葉菜類較好,既抗寒,價格也好。如菠菜、油菜、茼蒿、雞毛菜、香菜、小白菜等。還有種植一些西紅柿、茄子、豆角、西葫蘆、青椒等反季節、易儲藏的菜品。

大棚蔬菜種植一般需要考慮三個因素:

一、大棚本身特性,大棚內的環境特點;

二、蔬菜的生物學特性,生長髮育條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三、市場行情。一般選擇好市場、好品種、好技術這樣才能種出賺錢的好蔬菜。

種植大棚蔬菜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保溫。防止蔬菜受凍。如果棚內溫度持續下降,要進行人工加溫。蔬菜對低溫所具有的忍耐性,使得作物在冬季和早春能基本正常生長髮育,包括正常的莖葉生長,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及果實發育;在冬春季節,大棚內適宜栽培對低溫適應能力強的蔬菜種類和品種。

二、光照。保持棚膜清潔,增加透光量。通過適時揭適時蓋,充分利用陰天的散射光,使植株進行光合作用。南方冬季雨水較多,光照不足,加上多層覆蓋物後,作物所能接受的光照更少。所以從光照強度方面考慮,適合大棚栽培的蔬菜應比較耐弱光,光飽和點和補償點較低。

三、控溼。尤其,在低溫條件下密閉保溫栽培時,棚內溼度較大,空氣相對溼度一般在90%以上,在這樣的高溼條件下,多數蔬菜生長不良,而且給多種病害的發生及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大棚菜自始至終都要嚴格控制澆水次數,尤其在霧天,一般不要澆水,防止傷根。如果棚內溼度過大,要及時通風排溼,不能通風時,可在行間撒草木灰或細乾土。

四、科學用肥。

(1)增施鉀肥。增施鉀肥不僅可以提高蔬菜產量,還能使蔬菜中硝酸鹽積累降低,提高蔬菜品質。

(2)控制氮肥用量。應根據不同蔬菜需肥量而定,一般每畝以10~12公斤純氮為宜,不可過多。在氮肥施用上,應深施,並與磷鉀肥配合施用,施後及時蓋土,使其與空氣隔開,以減少揮發損失。採取基肥深施、種肥底施、追肥溝施或穴施,均能顯著地提高氮肥肥效。

(3)二氧化碳施肥。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溫室內二氧化碳嚴重不足時,會影響蔬菜光合效率,如進行二氧化碳施肥,有促進早熟、高產和改進品質的作用。

(4)增施農家有機肥(或者商品有機肥)。用畜禽糞便、人糞尿等作為肥料時,必須充分腐熟,否則不僅肥效慢、易燒根,還會因產生有毒氣體影響蔬菜生長。在追肥方法上要由近到遠,即菜小時澆在苗旁,隨著根系的生長,可澆在離根稍遠的地方。

五、科學用藥。霧天防治大棚蔬菜病蟲害,要注意選用對症、高效、低殘留農藥,並儘量採用煙霧法或粉塵法施藥,如果採用噴霧法用藥,要儘量減少防治次數,以降低棚內溼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