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別做這件事,娃1歲就能自己吃飯!

奶奶別做這件事,娃1歲就能自己吃飯!

奶奶拿著碗,追著孩子餵飯的場景有沒有在你家上演。看著寶寶既不願意也不會自己吃飯,媽媽有沒有感到著急?“餵飯VS自己吃”,媽媽和奶奶對吃飯的分歧未曾中斷,那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吃飽也吃好。

最好的做法是,可以喂,但是得有原則的喂,具體來說,就是在寶寶學習吃飯的過程中,不能追著喂,不要“完全喂”,更不能“威逼利誘”地喂。

1、幫孩子創造更有利於自己吃的條件

選擇寶寶容易使用的餐具

寶寶練習使用餐具,可以鍛鍊他的手指抓握能力,有弧度、更容易幫助把食物塞進嘴裡的L型勺子是最好的選擇,同時,還可以給寶寶配上一把叉子,這樣,有的食物勺子舀不起來,但用叉子要簡單的多。。

讓食物更容易被寶寶吃到

在為寶寶準備食物時,要考慮到能否被寶寶舀起來。比如舀起粘粘的食物對寶寶來說是有難度的,所以可以把食物烹飪的幹一點,比如粒粒分明、鬆散的炒飯。

2、可以喂,但不能“完全”喂

餵飯不能完全由你負責,應該由寶寶自己吃而你在旁邊輔助,要讓寶寶自己把食物送進嘴裡。寶寶勺子使用不熟練,也不要急著去幹預他,應該多鼓勵他,給他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嘗試。這裡有一個小辦法。準備好兩把勺子,一把給寶寶,一把自己拿著。當寶寶吃了半天還吃不到什麼食物的時候,你可以用自己的勺子中舀滿食物,然後把你的勺子給寶寶,讓他自己把食物送進嘴裡。

3、安全範圍內可以讓孩子玩食物

寶寶自己吃飯弄得很髒是必然的。對於1歲多的孩子來說,吃飯的時候,比起吃,他對探索食物更感興趣。這時候吃飯其實能滿足孩子三個方面的需求,包括吃東西、探索發現,以及掌控自己的身體。所以當孩子想要玩一會的時候,給他一些容易清理又安全的食物會讓他更喜歡吃飯這件事。

4、別盯著孩子喂,大家一起享受美食吧

對寶寶來說,一直被你盯著吃,也是會有壓力的。吃飯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所以就讓孩子融入家庭飲食,圍著桌子和大家一起吃吧。家長也應該一邊自己吃飯,一邊偶爾幫助一下孩子吃,創造和享受輕鬆愉悅的氛圍。另外,老人們看到孩子吃了一口飯,就開始表揚孩子:“哇,寶寶真棒啊!嘴這麼大。”這樣只會讓孩子把吃飯當成獲取表揚的事情,這是不正確的,只要把吃飯當初普通的日常就行了。

5、吃飯時間不要拖太久,該收就收

吃飯要在一定時間內,比如半個小時。如果30分鐘內還沒吃完的話,食物也要從餐桌上收走。要給孩子養成習慣,吃飯的時候認真吃飯,吃完了再做別的事情。

總之呢,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慢慢來,家長要有信心。只要用正確的方式,至少在這張小飯桌上你的孩子會是一個有教養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