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求你了行嗎,我真沒那麼優秀”

我們誰都知道,“不為他人而活”是多麼平常又普通的道理,但是有的人,光是為了做到這一點,就已經耗費了全身的力氣——他們不斷地質疑自己,極度地不自信,認為自己頂替著“別人”的光環,哪怕那個“別人”正是他們自己。他們認為自己是個“冒名頂替者”。


// “冒名頂替綜合症”晚期的奇女子 //

每一場考試結束後,總會有那麼一些人,面如死灰,滿懷絕望地跟我說:“完了,我覺得我要不及格了。”這些人當中,有的人是真不及格,有的人則……對“及格”的定義,似乎跟我們正常人理解的不太一樣。

我回想起大一剛入學時,某人不斷地跟我們強調,她是花光了所有運氣,才能來到這所著名的大學,她覺得自己配不上這所學校;在大學的第一場考試後,她悲傷又絕望的表情實在太有欺騙性,於是,成績發下來後,我小心翼翼地絕口不提自己得了80分,生怕會刺激到人家。直到我看到了她成績——93分,年級排名第四。

“我求你了行嗎,我真沒那麼優秀”

我當時的心情,你們意會一下

但是,她仍然面如死灰,滿懷絕望。後來我才知道,她給自己劃的及格線是95,她悲傷又絕望的表情是發自內心的。

這個放電視劇裡估計活不過三集的奇女子是我的好朋友垚垚,此人top2本碩博連讀,績點排名在前5%,但是,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口頭禪是:“我這回一定完了。”

垚垚常年活在“我配不上我已經得到的一切”的認知裡,並且會莫名其妙地害怕周圍的人某天發現她“其實沒有那麼優秀”。於是垚垚在平時,總會比常人多付出兩倍甚至三倍的努力,去擺脫這種她強加給自己的枷鎖——垚垚認為自己不管多努力,都配不上那個別人眼中“看起來很優秀很厲害的自己”,在她自己的眼裡,她就是個騙子,欺騙了每一個認為她優秀的人。

“我求你了行嗎,我真沒那麼優秀”

近期,梅琳達·蓋茨和蓋茨基金會 CEO蘇珊·德斯蒙德-赫爾曼將“冒名頂替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這個詞帶入我們的視野。當我跟垚垚說起冒名頂替綜合症這個詞時,她說:

“‘冒名頂替’這個詞用得真是精確又巧妙。我常常覺得自己披著一個優秀的外殼,有個人長得跟我一樣,名字跟我一樣,大家都覺得她很厲害很出色,但是我知道那個人不是我。我所做的就是冒名頂替了那個她。”

“還有,冒名頂替綜合症的前提是,個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這種普通人應該清醒一點,我不是冒名頂替綜合症患者。”(我:“你胡說什麼,你不優秀誰優秀啊。”)

“我求你了行嗎,我沒那麼優秀。你們看到我有一些小成績,其實那都是靠運氣。”

看來垚垚是“冒名頂替綜合症”晚期無疑了。


// 為什麼會有“冒名頂替”他人的感覺 //

“冒名頂替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又稱自我能力否定傾向,

是一種不被收錄的精神疾病。這種現象由臨床心理學家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蘇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發現並命名,是指個體按照客觀標準評價為已經獲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卻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他們沒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覺是在欺騙他人,並且害怕被他人發現此欺騙行為的一種現象。

“我求你了行嗎,我真沒那麼優秀”

根據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的調查,成功成年人中,有33%的人感覺自己的成功不是理所應得的,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一些外在因素,比如運氣、環境、時機等,常常忽略或者否定自己的能力;但是在失敗時,他們又會認為,這是由自身問題(比如智商、性格等)所導致的。長此以往,他們會表現得不自信、焦慮等。

同時,我們同樣可以看到一些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名人,也跟垚垚有著同樣的困惑:娜塔麗·波特曼、凱特·溫斯萊特、蒂娜·菲都曾公開承認自己有“冒名頂替綜合症”;艾瑪·沃特森也曾對媒體表示,自己在出演《哈利·波特》後受到過這樣的困擾;晚年的愛因斯坦,曾說自己是個“無意識的騙子”(involuntary swindler);還有演員湯姆·漢克斯、作家尼爾·蓋曼等等。

“我求你了行嗎,我真沒那麼優秀”

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大學的演講

那麼,“冒名頂替綜合症”是怎麼降臨到他們身上的呢?

著名女星娜塔莉·波特曼是一名以全A成績考入哈佛大學的學霸,撇開演藝領域的成就不提,在眾多領域的專業期刊發表過權威論文的她,除英語外還會說日語、德語、法語、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

但她卻這樣來形容在哈佛求學的自己:“同學都不太在意我演員的身份……畢業年冊中我被評為‘最可能成為智力競賽選手’的人,換句話說,就是最呆的書呆子。我剛來到哈佛讀書,就知道我得重新建立別人對我的看法了,我害怕大家以為我只是靠名聲才進了哈佛,擔心他們覺得我配不上這裡嚴格的智力標準。其實真相也差不多如此。”

那些被“冒名頂替綜合症”所困擾的人們,都有一個特質:他們特別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一些無足輕重的話語,或許就可以輕易地困擾他們,讓他們食不知味、徹夜難眠。這時候,他們中有一部分人會用一些行為來解決這種困境:過度勤奮,他們付出比別人多兩倍、三倍的努力,反覆檢查、糾結於細節,使他們精疲力盡;不敢展示自己真實的想法,迎合別人,避免暴露自己“能力不夠”的“事實”;或者是用個人魅力等手段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比如討好別人等,這樣又可以把自己取得的成就歸結到“魅力”上去。

“我求你了行嗎,我真沒那麼優秀”

研究發現,他們有這樣“匪夷所思”的想法或者做法,已經可以被認為是某種根深蒂固的人格特質,這跟他們的成長經歷相關。

過度表揚和過度忽視這兩種極端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認為自己是“冒名頂替者”的狀況。如果孩子從小被過度表揚,被寄予很高的期望,ta可能會害怕失敗,在遇到困難時不願意告訴父母,怕父母覺得自己不夠完美;如果孩子的智商和能力被忽視,在取得成就時也得不到誇獎,ta同樣可能認為,自己的成績並不是自己能力的證明。特別是,

在一些獎勵和責罰同時存在(成績好時拼命獎勵,有過失時嚴厲責罰,兩者不斷交替)的家庭,出現“冒充者綜合症”的幾率特別高。

在朋友方面,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比較被孤立,或者被一些“亦敵亦友”的人(Frenemies)包圍,也會增大患上這種綜合症的可能。在人們對自我的認識被確立下來之前,這些“亦敵亦友”的人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困惑的感受。他們會在我們取得成功時,告訴我們:“這不過是你的僥倖”,或者用嫉妒來傷害我們。這讓我們在以後的人生中,也對自己的成就抱有微妙的態度——我們會不容易通過成就感受到自信,反而還對成就有一些潛意識的排斥。

除了成長階段的因素,還有在人生的某些重要階段或者重要場合,也會將“冒名頂替綜合症”激發出來:比如,取得學位、獲得晉升的時刻,都是“冒充者綜合症”容易被觸發的時機。這是因為,在你的地位提高、獲得某項榮譽的時候,一方面意味著你的能力得到認可,但同時也意味著你的責任更大,未來如果失敗所要承擔的風險和代價也更高。這也是為什麼,

研究顯示,公司高管、醫生、演員等風險較大的職業也是“冒充者綜合症”的高發人群。


// 怎樣擺脫“冒名頂替”的枷鎖 //

如果一個有“冒充者綜合症”的人沒有能及時處理好這些情緒,就可能會引發緊張、焦慮、低自尊、抑鬱、羞恥感和自我懷疑;同時,也會限制這個人對新的經歷進行探索的信心和勇氣,引發其對暴露的恐懼。而且,當他們失敗的時候,會有極度挫敗、孤獨的體驗。

“我求你了行嗎,我真沒那麼優秀”

如果你被這種症候困擾,可以嘗試以下這些方法:

1. 學會享受成功的喜悅:少一些消極的自我談話,多一些積極的自我談話。要讓自己相信,即便自己有一點點幸運,或者得到過他人的幫助,你的成功仍然屬於你自己,你所獲得的所有,都是你應得的。

2. 經常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覺:和同伴的交流不僅有助於建立起客觀的自我評價,也有助於讓你意識到,其他人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3. 做記錄:做一份成就清單,記錄下成功的故事、他人的正面反饋;也記錄下那些讓你感到自己是個“騙子”、“冒充者”的真實想法。這些記錄也會在日後提醒你這些成就,也會讓你回過頭來思考自己的認知。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垚垚,她現在每天都堅持記日記,記錄下她獲得的來自他人的讚譽,同時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標,在目標達成後都會記錄下來,並經常與周圍的人分享這種充實的喜悅。她現在自信了很多,同時也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習效率,能有許多時間來跟朋友、家人一起度過——之前她全用在拼命學習上。

之前的她根本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優秀。每個受“冒名頂替綜合症”困擾的人也是一樣,平凡不是可恥的,何況你並不平凡。


  • Clance, P. R., &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3), 241.

  • Kumar, S., & Jagacinski, C. M. (2006). Imposters have goals too: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chievement goal theor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1), 147-15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mpostor_syndrome

  • Sakulku, J., & Alexander,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IJBS), 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