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溯源时光,

梦回大唐!

—西安 · 2018—

夏日的清晨,

一个西安人登上乐游原,

这座引得无数诗人登高野望的地方,

曾经是古代长安的制高点。

这个西安人企图在这里重温古代诗人们的雅致情怀,

可是他无奈的发现,

他想眺望的西安城,

被不远处林立的高楼所遮蔽。

古代诗人的情怀,在这个时代,已再难重现。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今日西安

时光再回溯千年,

也是这样一个星光点点的早晨,

一个外乡人登上了这座高坡。

他站在原上,眺望原下的长安城,

只见城中灯火点点,远处高楼传来飘渺的鼓声。

靠近皇宫的那一侧,

达官贵人梦的家中已灯火通明,

王公大臣们已经准备上朝了。

偌大的长安城,街市林立,交错纵横,

仿佛苍穹下的一幕复杂棋盘。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西安钟楼夜景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这个外乡人感慨到。

此时,他的心中隐隐有种情愫在生发,

有一种隐晦的豪情将发而未发。

他望向城中最耀眼的大明宫,

想到:有朝一日,那上朝之人有我一个便好。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大明宫遗址公园

在唐代,曾有17位皇帝在大明宫处理政事

这个外乡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白居易。

即使这位中唐诗坛的执牛耳者,

在未发迹时,也不敢放言自己一定能建功立业。

这就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唐,

盛唐繁华不再,

曾经惊艳一个时代的豪杰诗人们早已化为黄土。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在文学史上地位极高

苏轼的“东坡”,欧阳修的“醉翁”名号,

都是受白居易诗文影响而得来

后世人再难拥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

也看不到李白一尊清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傲;

更见不到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凉;

空灵洒脱的王维、孟浩然也不见踪影;

一腔热血,盼望金戈铁马、建功立业的岑参、王昌龄也已作古。

1

恰是此中最少年

公元787年,白居易来到京城长安。

同所有年轻人一样,他渴望在京城有番作为。

他站在长安街头,举目四望,

却发现想发达却无可下手。

靠什么迈开第一步?靠权贵,他朝中无人,

靠家世,他的老爹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还早早撒手人寰。

想来想去,他只有一肚子墨水,

想要出人头地,恐怕也只有从这方面下手了。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西安如今的休闲绿地建设

白居易去拜访了当时的名流顾况。

顾况,这个当时中唐的超级大V,

一年间也不知要见到多少像白居易这样的毛头小子。

所以,当顾况看到站在他面前,

傻傻地拿着一张黄纸的愣头青的时候,

打趣道:“长安的米可贵了,你想安居,恐怕不易啊。”

可是,当顾况打开诗卷的那一刻,

久久说不出话来。读罢一诗,

这位名流对着眼前的毛头小子看了又看,

感叹道:“十七岁就写出这样的诗文,

天下还有哪里是你居不得的!”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西安鼓楼

正如顾况所见,有才华的人,光芒是无可掩盖的。

白居易在长安游历多年,终于在29岁那年,

以第四名及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官职。

白居易正式踏入仕途,他喜出望外,

当即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放在今天,以28岁的年纪考取公务员似乎没什么可炫耀的,

但在古代,这个年纪能真算是很小的了。

要知道,孟郊的千古名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可是在他46岁那年,进士及第时写的。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

唐代文人考取功名后,都会到大雁塔下石碑上题字。

如今大雁塔下已见不到唐代题字,

现存碑文题字,大都是明清文人们效仿古人而题

白居易提到的慈恩寺题名,也确有其事。

白居易入仕后的中唐,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昔日繁荣。

当时的士人阶层,生活还是很丰富的。

金榜题名后,文人们大都会参加曲江宴饮、

杏园探花、雁塔题字这样的风雅活动。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昔日曲江流饮,

今日曲江遗址公园

但白居易从仕之后并没有马上大展宏图,

没有如盛唐诗人那般,热切地在大刀阔斧建功立业。

秘书省舒适的工作环境,让这个初入官场的年轻人,

有大量的时间吟诗作对,附庸风雅。

这个时期,他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游赏和吟诗了。

要知道,秘书省校书郎,

一个月也只要上班两天,

这样的工作,上哪儿去找?!

2

王者的觉醒

在如今西安市周至县的金盆湖畔,

耸立着一座隋代建筑,法王塔。

这座古老的宝塔,用斑驳的砖石,

讲述着它沧桑的历史。

这座宝塔原先建在仙游寺内,

在唐代,那是文人雅士们最青睐的地方。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法王塔,因黑河水利工程后搬迁。

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隋代砖塔,

塔7层,高35米。

唐代的长安有寺庙道观一百多座,

寺观清幽的环境,恰好迎合了中唐文人们清净的需求。

公元806年的一天,

白居易跟两个新结识的朋友来到仙游寺,

灯火点点,清酒一壶,

喝了点酒的诗人们,开始追忆历史。

说着说着,他们便说到先皇李隆基身上。

想到马嵬坡就在不远处,白居易连连感慨,

挥毫写就传世名篇《长恨歌》。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仙游寺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诗唱罢,荡气回肠。

也许是从这首诗的写就开始,

白居易不再甘心做个赋闲的校书郎,

他的政治眼光看得更远,

一种利剑出窍的气势,在他身上隐隐散发。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丹凤门

还是在这一年,陕西周至县,

一个中年人坐在田埂上,望着田间割麦的农民们,

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田野那边,妇人们挑着饭食,小童们拎着清水,

正在给田里劳作的人们送饭。

而田野中,一群老人与汉子光着背脊,

炽热地太阳灼得他们皮开肉绽,

而他们依旧弯腰刈麦,一刻也不得闲。

更远处,有女人抱着嗷嗷待哺的孩童,

在田里拾捡遗麦。

白居易跑去,问她捡这漏掉的小麦做甚?

女人答道:“哎,家里的粮食都卖光了,

才交够官府的税,今天不捡些麦子,明天就要挨饿。”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西安大唐芙蓉园

说完这话,女人怀里的孩子哇哇大哭。

白居易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一种羞愧难当的情绪充斥在他心头,

因为他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收税的人。

农人们辛辛苦苦,自己连饭都吃不上。

而他无功无德,却拿着三百石的俸禄。

他的心在颤抖,

尽管,造成这种局面的,并不是他。

白居易回来家就写下著名的《观刈麦》,

他决定从今起为民发声。

从此,中唐政坛上最锋利的一把宝剑终于出窍,

白居易,白老哥,终于出手了。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西安青龙寺

他的眼中放射出惊人的光芒,

一言出口,锋芒毕露。

他藐视权贵,永远站在百姓这方。

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为民发声,

在他的心中,他就是他自己的王。

一时间,贪官污吏闻风丧胆,

而白居易终于以直言政弊的诗歌,

引起唐宪宗的注意,

一时间颇受重用。

3

晚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也许白居易不是唐代志气最高的人,

但他在政坛上的祭坛,却远超许多唐代大多数诗人。

可惜,过刚易折,

白居易为民发声的诗歌,不仅吓得贪官污吏屁滚尿流,

更是将剑锋直指唐宪宗,

惹得宪宗感叹:“白居易这小子,

朕提拔了他,他却无礼于朕,实难奈何啊!”

公元815年的一天,晨光稀疏,

宰相武元衡像往常一样晨起上朝。

突然之间,一道寒光闪现,

一支利箭不知从何处射来。

宰相车内一声惊呼,堂堂大唐宰相,竟在帝都遇害。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西安城楼一角

这便是黑暗的中唐时代,

一代宰相,尚能在京城遇害,

可想而知,政治昏暗到了什么程度,

而百姓生活有多疾苦。

这一年,朝堂震动,

这一年,白居易内心大震,力主彻查此案。

然而,他的政敌们抓住机会,

诬谤白居易居官而越权,

再加上从他的诗歌中找到的一些莫须有罪名,

生生将白居易降职。

从此往后,白居易几经沉浮,

大唐这片昏暗的天空,被黑压压的云层所掩盖。

白居易寻求光明的耐心,终于被磨灭。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城楼

他这时才想起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警句,

这位诗坛巨匠,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看破人世沉浮,

白居易这才想到,应该放手政治,过好自己的人生了。

直到白居易51岁,

这个年轻时被认为“无处不可居”的天才,

才在长安城新昌购置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府邸。

他高兴地写到:“地偏坊远巷仍斜,

最近东头是白家。

宿雨长齐邻舍柳,

晴光照出夹城花。”

晚年的他,纵情诗歌与酒,

与这黑暗世道隔绝开来。

829年,白居易离开京城,到达东都洛阳。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城墙景点

他的晚年,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读万卷书,不一定行的好万里路,

只有在人世中浮浮沉沉,

才能见得生活的真谛,

才能悟得生活的智慧。

也许白居易的父亲,在给他取名时,

是想到让他安安稳稳度过这一生。

可偏偏,时代呼唤英雄,

而白居易如利剑出鞘,站在了时代的浪尖。

他曾努力过,以一己之力,

试图斩破笼罩在大唐天空上的那片厚厚乌云。

他最终失败了,

但他,曾是他的世界里独一无二的王。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如画西安

最终,他悟得另一种人生境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也许,一座城,将赋予居住在此的人们特定的性格,

但杰出的人,也能反过来影响一座城。

也许,在今日的西安,

有一些生活的智慧,源自白居易。

西安,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在这座城里,许多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他们的痕迹。

秦皇、汉武、唐宗、李白、杜甫,

论历史厚重感,也许西安正是古都第一。

近来在网络上,西安大火,

他的古老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煤西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西安,

了解我们民族浩瀚的文化。

到西安旅游,不要走马观花哦。

西安,最近东头是白家

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