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不懂,为什么母亲怕来客,但从不慢待客人

社会的格局在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改变,日子过得好了,手头有余钱了,请客的档次越来越高,频率也越来越快,你请我,我请他,大家互相请,请客变成生活中一种很平常的交往方式。有人说,如今请客不犯愁,犯愁的是能不能请来客人。请人来做客是主人的心思,客人来吃请是给主人面子。这话不是笑话。

小时候的我不懂,为什么母亲怕来客,但从不慢待客人

时下,请回客很容易,但在我小时候那个年月,请一次客还是很难的。我家在农村,很穷,来串门的也都是些穷亲戚。母亲招待他们没有大鱼大肉,一是没钱去买,二是有钱也没处去买。家里来了客人,炒一盘鸡蛋,煎两块豆腐,焖上一锅高粱米豆饭,这就是不错的待客饭菜了。要是赶上来串门的是辈分高的长者,母亲还会打壶酒来给他烫上。这在我们家当时的境况里已经算是奢侈了。那时的我还不懂事,不知道母亲是惧怕来客的,反而在幼小的心灵里生长着一种希望:盼望家里来客人,因为只有这样,母亲才能做点好吃的,我才能有机会分享一点儿,尽管是残羹冷炙,但那味道足以让我许久不忘。

小时候的我不懂,为什么母亲怕来客,但从不慢待客人

母亲怕来客,但从不慢待客人。她总是把为难藏进心底,脸上洋溢着热情,想方设法招待好他们。虽然饭菜简单些,说来也许有些寒酸,但母亲的心是真诚的,热情是实实在在的,答对得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他们情感的回馈也是真挚的、持久的,不会因为寡淡的饭菜而寡淡了亲友间的情意。多少年后,我回想起这些,忽然意识到:当年,正是母亲的这种真诚和热情,才浓重了亲友间的情感味道,并由此生成一种永无断裂的亲情力量,维系着我们这个家族以及亲友间的团结和进取,才使我们能够克艰历难、蒸蒸日上地走到今天啊!

小时候的我不懂,为什么母亲怕来客,但从不慢待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