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桃K背后的故事

红桃K背后的故事

扑克牌中的J、Q、K分别是英语Jack(骑士)、Queen(皇后)、King(国王)的缩写,由于扑克牌一共有黑桃、红桃、方片、梅花四种花色,所以带J、Q、K的牌一共有12张。而这12张牌里的人物在西方历史文化中也是各有出处,分别代表了历史上某个人物。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红桃K所代表的历史人物——他就是欧洲历史上威名赫赫的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大约在公元742年前后出生于今天比利时的列日地区,是法兰克加洛林王朝的开国之君丕平三世的二儿子。丕平三世有一个绰号叫“矮子丕平”,从这个绰号我们可以对丕平三世的外观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估计比武大郎好不了多少。然而和天生矮小的父亲不同的是查理曼长得人高马大:1861年他的棺椁被考古学家打开后通过丈量尸骨和进一步推算,人们得知他身高1米84。这个高度在今天的西欧当然算不了什么,但在生活水平低劣,普遍营养不良的一千多年以前西欧成年男子人均身高还不到1米7,查理曼的这个1米84,据说排得进当时身材最高的1%。

大约在查理曼10岁时他的父亲“矮子丕平”篡夺了墨洛温王朝的王位,开创了加洛林王朝。公元768年丕平三世去世,这年26岁的查理曼很快就遭遇了自己祖父和父亲都曾面临的麻烦事——那就是和哥哥争家产。按日耳曼人的传统:法兰克王国再次被瓜分——查理曼和他大哥卡洛曼一人一半:卡洛曼得到王国东部内陆地区,查理曼得到王国西部沿海地区。

查理曼可不是能满足于自己封地的人物,他始终以重新统一法兰克,乃至统一欧洲为己任。他很快就为自己的宏图霸业迈出了第一步——并不是金戈铁马铁血征战,而是一头扎进了温柔富贵乡,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他所缔结的是一场政治联姻:770年他迎娶了伦巴第王国国王德西德流斯的女儿杰帕达。这样一来他的查理曼王国就能和伦巴第王国结成联盟,从而包围他哥哥卡洛曼的领土,为接下来的统一做准备。

然而计划似乎永远没有变化快——查理曼的这次政治联姻很快就失去了意义:公元771年12月4日卡洛曼突然去世。这样一来两个法兰克王国的分裂局面立刻结束,时年29岁的查理曼一举成为统一的法兰克王国国王。我们不禁感叹:查理曼真是撞大运——兵不血刃就完成了法兰克的统一。然而这也意味着查理曼之前缔结的和伦巴第之间的政治联姻已失去价值。也许有人会说:政治意义不在了,可婚姻的价值依然存在啊。遗憾的是这次婚姻还真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政治联姻,双方完全没丝毫的感情可言。

事实上和杰帕达的婚姻已是查理曼的第二次婚姻了:766年的时候他就结过一次,娶了个叫赫罗特鲁德的,还生了个驼背儿子,也叫丕平,所以史称驼背丕平。为了再次统一法兰克,查理曼才和第一任妻子离婚并在770年改娶伦巴第王国的公主杰帕达。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卡洛曼的暴亡导致法兰克再次统一。更让我们看清这次婚姻的实质的是卡洛曼一死查理曼就和杰帕达离婚了。这下这次政治联姻不仅没能实现原本的目的,反而使伦巴第和法兰克反目成仇,而伦巴第方面很快做出了反应:查理曼的前岳父德西德流斯收留了卡洛曼的妻儿老小。

773年伦巴第入侵罗马教宗的领地。看过上期文章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查理曼的父亲“矮子丕平”是依靠罗马教会的支持实现自己改朝换代的大业的,随后法兰克王国和罗马教会结成了政治宗教联盟。丕平曾出兵为教皇解除敌军的围困并将自己征服的拉文纳 、利米尼 、具沙罗等二十二个城市献给了罗马教会,由此法兰克王国和罗马教会之间的同盟关系进一步深化。德西德流斯入侵罗马教宗的领地一事无异于公然打查理曼的脸,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查理曼决定出兵支援罗马教宗,巧的是当年他父亲支援罗马教会击败的敌人也是伦巴第王国——老对手再次狭路相逢。774年伦巴第人大遭惨败,意大利北部被并入了查理曼的版图,不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还继续进行了四次进攻。最终卡洛曼的遗孀和子女都落入查理曼手中,从此再未露面。

相比伦巴第而言:也许萨克森是一个更难缠的对手——查理曼先后进攻萨克森不下十八次:第一次发生在772年,最后一次在804年,整个萨克森征伐战争历时32年。查理曼还出征德国南部和法国西南部以巩固他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查理曼为了确保帝国和东部边界地区的安全阿瓦尔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阿瓦尔人是原本居住着如今的蒙古草原的柔然人的后裔,在被新兴的突厥人驱逐后效法前辈匈奴进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之为阿瓦尔人。查理曼最终彻底打败了阿瓦尔军队。虽然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以东的国家未被法兰克人占领,但在从德国东部到克罗地区一条宽广的地带上的那些国家却都承认法兰克的宗主权。查理曼也努力确保他的南部边疆的安全:778年他对西班牙发动了一次侵略,虽未获得成功但却在西班牙北部建立起一个边境国,叫做西班牙三月国,该国承认他的主权。

由于查理曼许多次战争的胜利(法兰克人在他的四十五年的统治期间进行了五十四次出征),成功地使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归属于他的统一领导之下。他的帝国实际上达到包括今日的大部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低地国家以及意大利的一个地区和许多的边界地区。自从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欧洲还没有这么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控制过。

尽管查理曼战功赫赫,然而他却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事实上他在文治方面同样拥有杰出的贡献:他的最大成就就是用行政手段让西欧的文化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恢复过来,这被后世史学界称之为加洛林文艺复兴:中世纪早期教育水平低下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建立了以修道院为中心的宗教教育机构。字母文字得到了改革,新的书写体被创制出来。基督教教义和宗教活动也得到了初步的规范。查理曼自己也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君主——据说他行军打仗时还常带着一些学者,以便随时向他们请教,而他的一句名言就是:会提问就已经是一门学问了。

直到58岁时已统一西欧的查理曼仍不满足于自己的功业——他写信给当时50岁但据说还风韵犹存的拜占庭女皇依伦娜,建议两人结婚,以统一全欧洲。然而不久之后依伦娜就在拜占庭帝国的一场宫廷政变中被放逐,查理曼通过联姻统一欧洲的计划就此泡汤。查理曼不仅没能实现他统一欧洲的夙愿,他也终究没能摆脱欧洲中世纪封建采邑制度下王国分崩离析的命运:为避免自己死后帝国被瓜分的命运查理曼在生前明确指定自己的长子“虔诚者”路易一世继承整个帝国,然而路易去世后路易的3个儿子于843年8月在凡尔登签订条约,正式瓜分了查理曼帝国的疆土。根据该条约所划分的疆界形成了西法兰克王国(843年-987年)、中法兰克王国(843年-855年)和东法兰克王国(843年-911年)三国,经过870年《墨尔森条约》的调整成为后来的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三个国家的雏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