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调皮孩子&焦躁青年的无知买单?

总听到人说,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了,连带着人心也太浮躁了。初时还未察觉,只是觉着生活节奏的确是快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少了很多。看似拥挤的人行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小到用厘米、毫米来衡量,但人心却像隔了一个世纪般遥远。

谁该为调皮孩子&焦躁青年的无知买单?

今天的朋友圈里一直被一个事件在刷屏——公交车上,一7岁男童用脚踢对面座位上的一男青年,后惹怒男青年,男童遭男青年被抱摔,最终事件以这位21岁的男青年被判15日拘留的处罚告终,事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不曾停止。

有人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咋听起来这句话也挺有道理,但也很能理解,现在独生子女很多,虽然二胎政策放开了,但还是上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现状就是独生子女居多,所以作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眼里心里的宝贝疙瘩的很多孩子,娇惯的很。现在20多岁的青年也是众多宝贝疙瘩之一。

谁该为调皮孩子&焦躁青年的无知买单?

回顾整个事件,无非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打闹场景,邻居家的孩子调皮捣蛋,跟大哥哥闹着玩,但事态演变得这般严重,不怪孩子,不怪青年,那么,谁该为这起事件负责呢?

  1. 孩子的父母

    养不教父之过。作为监管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正确引导孩子的所作所为,熊孩子的背后真的是跟父母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关系。拿我隔壁邻居家的那个小男孩来说,才三岁,皮得很,小小年纪就有很多坏主意,跟小朋友在一块总是显得很强势,完全不像三岁的天真无邪的孩子好嘛,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在家娇惯着,父母经常不在家。前段时间过年他爸妈回老家,看到孩子欺负小朋友,用指甲挖别的小朋友的脸,他爸妈把他打的那叫一个惨。前几天回家,邻居普遍反映他比之前乖巧了很多。也许,打不是最终目的,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式。

谁该为调皮孩子&焦躁青年的无知买单?

2.青年的父母

也许,21岁的年纪,已经成年,父母不再对其负有监管责任,但21岁的年纪,不应该正是低姿态踏入社会、学会担当的年纪的吗?而事件中的青年,典型的一副长大了的熊孩子的模样,面对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把其摔倒,用脚使劲踩踏其头部,未免太冲动了些,有点很恐怖有木有。平时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孩子,有时候还会忍不住逗逗他们,这是我常见的场景。男青年为什么如此冲动,我想,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一定缺席了小孩子的调皮,又或者说,缺席了某份关爱,才会造成如此冲动的行为,当然,也不排除男青年遇到了一些糟心事,但能做出如此行为,从侧面说明了其人品的恶劣,而这一切,一定是他21年的成长道路上的诸多因素造成的。

谁该为调皮孩子&焦躁青年的无知买单?

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关于熊孩子的事件,一位男士陪怀孕五六个月的老婆在公园散步,有个熊孩子抱着一个篮球跑过来,直接朝孕妇的肚子上砸了过去,更可气的是砸了两次,第二次的时候没砸到,男士把球挡住了直接反弹到了男孩的头上,而男孩的奶奶不明事理开始埋怨男士,还好男孩的爷爷比较明事理,朝孩子的屁股上打了两巴掌,当时就觉得这位爷爷做得很对,孩子皮、不听话,就应该好好教训下,言语不起作用的时候,不排除使用暴力,这是对受害者负责,也是对孩子负责。

谁该为调皮孩子&焦躁青年的无知买单?

而公交车事件中的孩子,也是这般皮,但不巧的是,他遇到了已经长大了的熊孩子,二者的碰撞酿成了悲剧,还好,没有演变得更糟糕。回想我自己,从没遇到过这种事件,我遇到的孩子都是很温柔很温柔的叫我姐姐,当然,不排除也有叫我阿姨的啦,不过不重要,也很庆幸,自己没遇到这么皮的孩子。

当然,我想,如果我是当事人,可能也就忍一忍,时候找朋友抱怨、倾诉罢了,祈祷未来也不要遇到这种情况,因为我真的不愿意欺负孩子,也不愿意被孩子欺负啊

希望这个孩子记住这次教训,但真心希望这件事情不要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毕竟对这个孩子来说,一辈子的路还很长。

谁该为调皮孩子&焦躁青年的无知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