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互聯網經濟”是個偽命題|《財經》社評

“反思互聯網經濟”是個偽命題|《財經》社評

(資料圖)

蘇琦/文

一段時間以來,反思互聯網經濟的話題引發人們熱議,對互聯網經濟的批評之聲一時間不絕於耳。有人認為電商拉低了實體經濟利潤率,有人指責平臺泡沫分流了科技創新的寶貴資源,有人痛心互聯網金融加劇了金融亂象,有人則憂心一些共享服務類平臺會造成新的壟斷。概而言之,互聯網經濟在一些人眼裡簡直成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各種問題的根源。

包括上述意見在內的對互聯網經濟的所謂反思則在很大程度上是偽命題,它一方面反映了人為的二分法將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割裂開來的固有思維模式,另一方面反映對互聯網經濟對中國發展的雙輪驅動重要作用——盤活傳統產能和驅動新的增長——認知的不足,又疊加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對中國核心關鍵技術匱乏感到焦慮的心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電子商務及與其相配套的物流體系,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陷入外需不足的中國外向型製造業產能起到了關鍵的救贖作用。毋庸諱言,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們的全球化在相當程度上是訂單式全球化,集裝箱裝滿離岸即意味著大功告成,天量產能的背後是品牌和渠道能力的匱乏,有不少乾脆就是貼牌和代工。

在這樣的情勢下,如果沒有電子商務平臺對市場需求的全方位激活和精準匹配,這些過剩的外向型產能如何消化是難以想象的。尤其是那些貼牌和代工廠家,僅僅打廣告、推品牌、進入賣場和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就不堪承受,而這些後來都由電子商務平臺和專業物流公司承擔了。當人們抱怨平臺壓低了製造業的利潤和賣場的生存空間時,應該設想一下,當時工廠普遍倒閉這一更令人憂心的圖景。

電子商務平臺和物流公司對全國市場一體化的促進作用也不可小覷,要知道當時人們特別擔心國內市場的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對物暢其流造成的阻礙,會對內需的啟動產生瓶頸效應。這種市場一體化的作用還解決了困擾農業多年的與市場有效對接的問題。

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和包括冷鏈等技術在內的現代物流體系的發展,中國農民終於在龍頭公司帶領下不甚理想的規模化和小農經濟碎片化高風險的經營模式之外,覓得相對高效且自主的進入市場之道,並使得外部資本對專業化農產品的生產興趣大增。如今除了物資的流通外,高效的互聯網平臺還便利了鄉村旅遊資源的整合,使之能夠成為全國大文旅資源體系的一部分,其對彌合城鄉差距,便利城鄉資源對流所發揮的作用可謂厥功至偉。

電子商務和物流體系的高效離不開前期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巨大投入,反過來互聯網經濟也大大提升了這些天量基礎設施投資的回收效率,這其中既包括物流,也包括因互聯網平臺激發的人員流動。而與之相關的電子商務產業園的發展,更是盤活了很多幾近荒廢的製造業園區,而各種物流倉儲設施的發展在盤活既有地產資源的同時,也產生了人員和生活設施的群聚效應,進而提供了一種新型城鎮化的可能。

除了電子商務平臺對存量產能的盤活之外,各種共享經濟平臺對於各種存量資產和服務的盤活也發揮了此前意想不到的功能,不僅提高了存量產能和資產的利用效率,還提供了相當多的生產和生活型服務業就業崗位,對驅動中國經濟轉型和緩解轉型陣痛發揮了令人欣喜的作用。而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雖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其對金融資源普惠化、拉動消費和滿足人民群眾的財富管理需求確實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由於包括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共享平臺等在內的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令中國企業在移動支付、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面有了後來居上的可能,其衍生和溢出效應,對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智能製造等前沿產業的發展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也令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和創新驅動型經濟的發展能夠落到實處。從這個意義上講,“芯片焦慮症”的緩解更離不開互聯網經濟。

當然,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樣,互聯網經濟不會是完美無缺的,而且很多問題的出現非互聯網經濟之過,只不過是因為互聯網經濟放大了中國經濟的扭曲而已,不能倒果為因讓互聯網經濟成為背鍋俠。涉嫌壟斷的可以啟動反壟斷調查,涉及監管滯後的可以加強監管,但切莫對互聯網經濟本身心存偏見。

總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在全球價值鏈地位的提升,離不開互聯網經濟的核心支撐作用,與其抱怨互聯網經濟發展帶來的問題,不如多花心思研究如何趨利避害,更好地利用互聯網經濟實現彎道超越。

(本文將刊發於2018年6月11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