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幼童被遺忘校車內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悲劇該怎樣避免?

據相關報道瞭解,5月24日上午7時20分許,武漢江夏的一位媽媽把4歲兒子欣欣(化名)送上了“校車”。誰知在下午4時許,她接到園方電話,欣欣死了。

武漢幼童被遺忘校車內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悲劇該怎樣避免?

事發後,江夏警方將園長、司機,幼師控制並傳喚至當地派出所,刑偵大隊趕往現場進行勘查,調取固定視頻證據,並連夜開展偵查。死者遺體已於當晚送至殯儀館。

目前,警方成立專班,對該“過失致人死亡案”進行立案偵查,對涉事人員予以刑事拘留。工作專班已主動與死者家書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積極商談善後事宜。

武漢幼童被遺忘校車內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悲劇該怎樣避免?

校車悶死幼兒的事件,發生過很多。但是為什麼沒有吸取教訓,還是有類似事件發生。我們在為其感到悲痛的時候也要開始警醒和反思。

那能夠從哪些方面來避免“校車悶死幼兒”這類事件再次發生呢?

向技術要安全,避免“校車悶死幼兒”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車用警報器,分為發射、接收裝置兩部分,其中發射部分可夾在兒童安全坐椅或座位的安全帶上,接收部分則連接在汽車的車載故障診斷系統接口上。

當發動機點火後,報警器提醒駕車人給孩子扣好坐椅安全帶及胸夾;汽車熄火時則立即發出報警信號,提醒駕駛員檢查孩子,不要把孩子遺忘在車裡。

武漢幼童被遺忘校車內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悲劇該怎樣避免?

更簡單的是防遺忘裝置。正如私家車普遍都有車內出現異常則發出鳴叫的提醒裝置:在車輛熄火拔掉鑰匙後,駕駛艙內自動發出“請巡視車廂”提示,司機或監護人只有到車尾將按鈕按下才能消除提示。還有能實時顯示車內成員狀況及行車路線等信息的安芯系統。

在這些技術業已成熟的情況下,各地大可考慮將類似裝置作為幼兒園校車標配。這或許會牽涉到成本的問題,但“再窮不能窮教育”,通過校車安全指標跟幼兒園辦學資格掛鉤、對鄉村和貧困地區幼兒園校車進行補貼或統一安裝等方式,這問題或可迎刃而解。

組織校車司機等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為保障幼兒園校車乘車安全,幼兒園、政府主管部門及相關監管部門、職能部門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組織校車司機、隨車照管人員、班級教師和園長等進行專業培訓。

其中,就保證幼童乘車過程中的安全、保證到園後所有幼童都下車等具體環節和事項,應當像組織火災逃生演練那樣,組織一絲不苟、嚴格到位的操作演練。

武漢幼童被遺忘校車內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悲劇該怎樣避免?

如果定期組織幼兒園工作人員參加培訓和演練,那些工作責任心不強、習慣性粗心麻痺的人,也能通過培訓和演練增強責任心,儘可能遏制粗心麻痺。

2012年4月5日國務院發佈實施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該條例規定,隨車照管人員應當履行多項職責,其中包括“核實學生下車人數,確認乘車學生已經全部離車後本人方可離車”。

這條規定只有短短一句話,卻是中小學校車、幼兒園校車運行必須嚴格遵守的工作要求,是校車司機、隨車照管人員及相關人員必須定期培訓和演練的操作規範。

納入有序監管,強化接送安全流程

安全是幼兒園永恆的主題,絕不能因為出事故了,才想到關注幼兒的生命安全。我們對孩子的首要願望是平安,這是教育部門的重要責任,否則,就是嚴重失職!

基層的一些不規範幼兒園很多,為了比拼“服務與質量”,很多幼兒園經營者在校車接送等環節無序競爭,諸多安全與風險隱患就此埋下。

取消這些不規範的幼兒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容易,但是,那麼多的孩子怎麼辦?既然允許這些幼兒園的存在,理應將這些幼兒園納入有序監管。

武漢幼童被遺忘校車內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悲劇該怎樣避免?

在當前還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學前教育資源瓶頸的前提下,提醒暑期高溫上課的風險、強化校車接送安全流程,苦口婆心一點、事無鉅細一些,比出事了就罵幼兒園之黑更人性、更真誠。

校車安全是家長不能避免的和控制的,只能希望教育機構能提高責任心,從上面的3個方面或其他方法來加強校車接送幼兒的安全意識,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再也不要等悲劇發何時能之後再來互推責任,這不該是反思孩子遺落校車致死事故的務實態度。

但是家長們自己在平時也要注意這個問題。記得在前幾年網絡上就爆出,有家長因為粗心將自己的孩子遺留在車內,最後搶救無效身亡。

武漢幼童被遺忘校車內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悲劇該怎樣避免?

要知道車輛停在室外,陽光透過玻璃直射進車內,熱量無法散出,車內溫度會快速升高至50℃以上。密閉的高溫環境會使孩子的體內水分快速散失,出現脫水、中暑、休克的症狀,15分鐘就會給孩子帶來致命的腦、腎損傷,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武漢幼童被遺忘校車內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悲劇該怎樣避免?

避免悲劇,牢記這五招

1、家長獨自帶孩子出門時,儘量把手機、錢包、等隨身若放在後排,養成下車後查看後座的習慣。牢記下車“五字訣”:“伸手還要錢”——“伸(身份證)手(手機)還(孩子)要(鑰匙)錢(錢包)”。

2、儘量使用淺色車膜,有助於自己和他人發現被遺忘在車內的孩子。

3、上車後可以放一個孩子用品或者與孩子相關的物品在副駕上,提醒自己不是一個人出門。

4、教育孩子汽車只是交通工具,不是睡覺、玩耍的地方,避免孩子單獨進入汽車。

5、學習或幼兒園的工作人員應加強安全意識,實行點名制度,並在下車後仔細檢查車內的每一個角落。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