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NB-IoT與eMTC商用市場十大預判

2018年,comobs的第一篇,寫給M-IoT市場發展。

1.2018年對於NB-IoT發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是2019年規模商用的前奏和基礎,注重

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

2.消費級市場,諸如可穿戴設備,是否會成為NB-IoT發力的重點之一,將決定NB-IoT在消費用戶中的口碑,終端功耗和APP人性化是重點;

3.離用戶越近,用戶感知越強烈,才會越有“商機”,M-IoT市場也不例外,現在電信運營商離用戶逐漸遠去,OTT入口壟斷之下,需要曲線救市;

4.個人並不認同NB-IoT ARPU值很低的觀點,如果只是依靠連接20元/年來收費,NB-IoT的價值完全被低估,需求決定價值,角色決定定位。(從奶牛發情到跑步雞——飲食的品質與安全;智能井蓋、停車——出行安全/效率;地下管線、抄表——智慧城市運維;林業火災監控、煙感——消防;空氣監測、遠程醫療——健康;工業設備租賃——傳統行業轉型……)

5.除了行業市場的應用之外,未來如果圍繞消費級每用戶的連接為10個,減去手機,一年用戶用於M-IoT的連接最大 ARPU為180元,平均每月的ARPU是15元。不過,15元/月的連接費還是太樂觀了,需要在家庭市場中取得綜合突破;

6.現在離5G規模商用(假設是2022年)還有約4年時間,如今DOU為2GB,便出現了無限量套餐,競爭之中流量被賤賣,M-IoT按連接收費遲早也會被賤賣,難道不應該為M-IoT構建新的破局支點嗎?

7.拿eMTC替代2G和4G IoT只是一廂情願,並非筆者看衰eMTC。2G IoT雖然只是“湊合”的方案,但依然是主流市場,這是現實,2G退網依然道路漫長,但須加速。聯通商用eMTC,將有利於其與3G競爭中將退網提上議程,聯通上馬VoLTE是必然選擇;

8.集成VoLTE、具有相對更高的速率和移動性等是eMTC的特性,可穿戴設備是其中應用款型之一,需要與NB-IoT形成差異化競(hu)爭(bu)格局。

9.eMTC初期商用,需要面向細分市場(對終端價格、功能費用並不敏感的用戶群),是商用成功的關鍵,不能形成在用戶腦海中低成本的“假象”,須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構建價值觀;

10.現在,到了國內推進eMTC商用進程的階段了。2019年,NB-IoT的成功,取決於eMTC在2018年跟進的時間節點,在場景互補中是否給力,就像TD-LTE的成功有賴於與LTE-FDD在融合中競爭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