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好了,中國文化普及與耍白爛到此結束。既然是清明節,那麼就要介紹一部應景的電影,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電影叫作《入殮師》。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其實,從故事上來說,《入殮師》的故事並不算好。主人公小林大悟(本木雅弘 飾)是一個不入流的大提琴師,費勁周折加入一個交響樂團,結果乾了三個月就告解散,迫於生活壓力,只好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 飾)搬到老家山形縣居住,陰差陽錯中被招聘到NK事務所,開始了入殮師生涯(日語中叫納棺)。整個故事就是從小林大悟對這份職業的不斷深入理解,不斷從給一個又一個死者入殮的工作中,找到人生方向,完成自己的生命蛻變的過程。喜歡故事曲折離奇的官人,一定會覺得這部電影實在太溫吞,太波瀾不驚,太平淡無奇了。但是,《入殮師》這部電影,真正的好,好在得是對電影細緻入微的把控,對世間百態毫無保留的展示,對日本獨有美學藝術的完美呈現,以及那種“向死而生”的人生態度。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同文化,對死亡的態度是不一樣的。西方世界大多數受基督教的影響,沒有輪迴的概念,死亡是通向永生的唯一方法。因此,西方人的葬禮,雖然有對死者的緬懷,但是更像是一種聚會,一種慶祝。佛教產生於印度這個等級制度極森嚴的國家,講求輪迴業報,現世的行善是為了來世的福報,因此死亡成為了進入輪迴的方法。無論基督教還是佛教,大都是讓死者帶有一種希望與勇氣去面對死亡。在中國,傳統對於“死亡”的態度是“避諱”,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他老人家在死亡這種永恆主題上,是避而不談的,他更願意考慮生的問題。而道家也沒有給出答案,莊子的老婆死了,莊子並不悲哀,反而引吭高歌。(難道是被虐待得厲害?),莊子說死是自然的結果,就如同春夏秋冬一樣,一切順其自然。雖然這樣的態度率真而坦蕩,但也不能不說是一種逃避的智慧。日本與這些主流態度不同,日本人講究“物哀”,對死也要賦予了一種“美感”。中國人說:“重於泰山,輕於鴻毛。”而日本人卻喜歡說:“死如櫻花般絢爛。”因此,入殮師就是要把這種最後的“美感”賦予死者。電影在這個層面上做得是細緻入微的。每一次入殮的場景,都被導演刻畫得溫柔寧靜,有一種肅穆的美,同時也因為這種電影氛圍的設置,有一種對死者的悲哀會從觀眾體驗電影細節時自然的流露出來。於是從死亡最後的光輝中,你會有產生對生的渴望,對生命的珍惜。這就是電影的“本真”。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如果只有電影的本真,恐怕也算不上是好電影。《入殮師》是一部攬括芸芸眾生的電影,在每一次入殮的過程中,你會看到一個又一個的家庭,每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本是男兒身的兒子,卻執意要做一個女人,最後身穿和服女裝自殺了。當入殮師詢問是要以什麼身份入殮時,父親最終選擇了女裝,也是對兒子選擇的認同;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擺滿神龕的家庭,父親過世後,最後入殮,女眷們在父親的臉上印上自己的唇印,以做最後的告別,並含淚笑著說:“爸爸,謝謝你。”想來,這是女兒在父親身前未能說出的話;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電影在“見眾生”的同時,依然沒有迴避對死亡這個終極話題的思考。在鄰居澡堂婆婆的葬禮上,晚年一直陪伴著婆婆的老頭原來是殯儀館員,他對婆婆的兒子說出了超越電影本身的一段話: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讓很多人想到了村上春樹大叔在《挪威的森林》裡的一句話:“死並非作為生的對立存在,死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這句話內在的含義並不是讓人如何去更好的面對死亡,每一個人都沒有面對過死亡,卻終將去面對它。漫漫長路,終有歸途。歸途也是長路的一部分,真真需要做得,其實是走好你前路的每一步,只有這樣,歸去的時候,才能也無風雨也無晴了吧?

其實,死亡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不過是一種離別,就如同人生中的無數次離別一樣。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說,死別比生離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讓人不老。若死後還有什麼,那麼大家終究會再相遇,如果死後什麼都沒有了,那麼就一了百了。人生永遠都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期而遇的溫暖,所以請在擁有時互相珍重,在離別時道一聲:“後會有期”。

《入殮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