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大”还是“最强第二” 上市后朴新怎么交战新东方?

朴新教育科技集团成立于2014年,由新东方前高级副总裁沙云龙等多位教育培训行业的资深高管联合创办。目前已经可看做是继好未来、新东方两巨头之后的全国第三大综合性课外辅导集团。

据悉,朴新教育此次上市计划发行720万ADS,发行价区间17-20美元,整体募资金额在1.44亿美金。此次募集资金未来将主要用于四个方面:70%用于继续收购潜在标的和建立新的学习中心;15%投入到线上平台和技术系统的研发;10%用于提升品牌和市场影响力;5%用于日常运营。据招股书披露,2016全年、2017全年和2018年Q1,朴新教育营收分别为4.39亿元、12.83亿元(同比增长190%)、4.96亿元(同比增长150%)。营收主要来源为K12辅导业务和海外留学辅导业务。

大举并购狂飙突进 整合能否成功待考验

据了解,朴新三年内共收购48家机构;成立三年,估算营收已经超过20亿。目前,朴新教育覆盖国内19个省份,35个城市,建有397个学习中心,并且拥有四千人以上的全职教师以及教学顾问。学生入学人数从2016年的45.49万人增加至2017年的127.57万人,同比增长180.4%。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学生总入学人数分别为18.54万人和26.1万人,同比增长40.78%。

对于并购的学校,朴新教育在招股书中介绍,它运用一种名为PBS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使得收购与整合有机统一。

业内有人看好朴新教育狂飙突进的扩张并购打法,但也有声音怀疑,这种模式是否健康、大举并购是否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做“老大”还是“最强第二” 上市后朴新怎么交战新东方?

朴新教育创始人沙云龙。图片自官网

对于朴新教育的“买买买”并购方式,有业内人士曾表示,这是多渠道全突击方式,业务之间缺乏形成一个明显协同,更多地是“各自为战”模式。

吴劲草则持不同态度,他认为,“培训机构本身就是‘各自为战’,以新东方为例,北京新东方和广州新东方就谈不上能有什么协同效应。”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并购之后是否能进行有效管理。

而从朴新创始人沙云龙的就职背景上看,这个方面朴新还是有足够底气。此前有分析师认为,沙云龙在新东方就职期间曾多地任职,这充分反映其整合管理能力。

据了解,2014年沙云龙7月15日从新东方离职时,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就曾在邮件中对沙云龙表示认可:“在过去的13年里,他(沙云龙)帮助新东方拓展北京、广州和东北区的业务,为新东方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做出了巨大贡献。”

超越新东方不易 或能成为强劲竞争对手

朴新教育创始人沙云龙在建立朴新之前,于2001年正式加盟新东方任教,有新东方“后三驾马车之一”之称。据了解,朴新教育的团队人员以新东方前高管为主,平均行业经验超过15年。

创始人和高管队伍来自“新东方系”,朴新教育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带有新东方“基因”。在核心业务上,朴新K12辅导和留学辅导双线并驱也与新东方业务发展相似。朴新以8000万美元“重金”收购留学语培机构环球雅思的举动就被解读为“模仿新东方的意味浓厚”,因为线下培训和语培都是新东方如今做得最大的两块业务。

朴新未上市前,业内就常将朴新与新东方作比。如今朴新赴美上市,发展势头迅猛,是否会有超越新东方的可能性?

吴劲草认为,要超越新东方不太可能,但朴新教育可以成为新东方重要的竞争对手。

蓝鲸教育此前采访的一位与朴新教育有深入接触的培训学校校长表示,朴新在线下教培机构中并无颠覆性,“它与新航道都是新东方的追随者,只不过朴新是在一个更大的赛道上追逐新东方。”

而抛开与其他巨头的一争高下,朴新自身能否实现上市后高速成长还是面临巨大挑战。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称,对于收购了48家并购学校的朴新而言,如何做好投后管理、上市后如何吸引更优质人才、实现业绩增长等还都“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