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昨天和讀者們做了個遊戲,收到了近200條回覆,可惜,最多匹配的也只有兩本書完全一致,沒關係,半年後,我們再玩一次,相信那個時候的樣本會足夠多,會讓你能遇見一個可以聊聊的人。

不少讀者在留言中說,早就忘了上一次看書是什麼時候,也不知道讀什麼書,於是想讓我推薦。我想了想,決定開闢“領讀”這個欄目,每月推薦一至兩本書,不貪多,你可以先以一年讀十本書為目標,來看看自己的變化。

每次推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我在看這本書時的感受,權當是一種書評吧,另一部分是我把讀書時反覆讀到的句段篩選了出來,邀男朋友一起,每人一句的做了一個朗讀。希望這樣一期東西,可以讓你對閱讀多一些興趣。

牆’s領讀

第1期

我讀書有個習慣,就是一東一西,一本東方作者的書,馬上必須來一本西方作者的書,以此達到一個均衡,避免消化不良。《莉莉和章魚》便是在這樣的循環下開始閱讀的。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我並沒有很尊敬這本書,無論是封面的設計,還是聽都沒聽過的作者,都讓我覺得,大約一兩個小時就可扔在一邊了。於是,我把我的貓抱在腿上,啜著一杯燙手的咖啡,才瞄了一章不到,就有些無聊了。

他在寫什麼?我可以接受擬人的寫法,讓狗狗說話,可以;也可以接受平鋪直訴,可我難道在看一本小學生的習作嗎?我Google了一下作者。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42歲,出櫃,失戀,失業,真實的經歷,陪了他十二年的臘腸狗——莉莉,得了絕症……喔,我想,我可以明白,他為何這麼寫了。

他的逃避——章魚

交往了六年的男朋友分手了,辭了越來越無趣的工作,留不住越來越少的頭髮,除了42歲的年紀,他似乎一無所有,每週固定看心理醫生,靠著藥物穩定情緒。除此之外,只剩下30歲那年,他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莉莉。

莉莉已經很老了,變得不再像以前那麼好動,變得遲鈍,她的頭上還有個什麼東西,是章魚,一定是章魚,儘管醫生用了另一個名字“腫瘤”,但他卻堅持,那是章魚,一隻可惡的章魚,從屋外的海邊游到了莉莉頭上。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他深信不疑,他懇求過章魚,求他離開;他也恫嚇過章魚,威脅著把他碎屍萬段。可章魚除了輕蔑的嘲笑,狡猾的言辭,始終都用八條觸手死死的盤踞在莉莉的頭上。

他不想看到章魚,他不斷回憶著章魚不在的時候,他和莉莉那些平平淡淡的日子,可他,從未珍惜過啊,他記得第一天和莉莉相見,記得莉莉最愛的玩具,記得第一次和男朋友一起陪著莉莉做脊柱手術,當然還有她第一次尿床。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回憶並不能抹去眼前的苦難,章魚噴出了黑色的墨汁,剝脫了莉莉的視力,把他的逃避推到了死角。

他去唐人街買章魚,買了最大個的那個,他把那隻冷凍的章魚放在廚房的案板上,一刀一刀的斬掉那些早已沒有知覺的觸手,你看到了嗎?這是你的親人,我可以殺光他們,不過,只要你從莉莉頭上離開,我就罷手,怎麼樣,離開吧。

他的征程——出海

如果和死亡戰鬥,從來都不會贏。那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可是,若一輩子都在考慮怎麼逃脫死亡,就沒有時間去活了。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死亡是一場冒險,而我們的冒險,是在跟生命爭取時間。

莉莉不能死,他恨透了那隻章魚,他要帶著莉莉出海,去遠洋帶,他知道章魚生活在那裡,他要親手抓住章魚,用盡一切殘忍的方法讓他消失在這世界上。那樣,莉莉,就能活了。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他完全陷入了自己的魔幻世界。在海上升起風暴時,章魚幻化成人形,再次誘騙了快要沉船的他和莉莉。章魚回來了,這一次,他選擇了戰鬥,勇敢的戰鬥,他帶著莉莉和章魚搏鬥,莉莉似乎又回到了從前一樣敏捷的身姿,他們最終戰勝了章魚。他驕傲的帶著莉莉,迎著夕陽,起航回家。

可是,當他醒來,他才明白,他沒有去租船,他也沒有出海,章魚還是一顆“腫瘤”,他無法戰勝的“腫瘤”,因為莉莉太老了,誰都無能為力。

他的愛與生命——莉莉

章魚從他和莉莉的世界裡離開了。

而“腫瘤”讓莉莉開始失去了意識,他做了一個決定,讓陪了他一生的莉莉,安詳的走。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這些日子裡,他為了掩飾自己的孤獨,害怕,和悲傷,精心造出了多少幻境啊。章魚,出海,搏鬥,這一切在現實中從未有過的東西,讓他看見了那個懦弱的自己。

現實未免殘酷,上天並不公平,可卻沒有一個人,應該束手就擒的等待死亡。

你不能因為死亡總在前方向你招手,你便丟棄生命。你也不能因為摯愛總會離開,你便不再去愛。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莉莉活了十二歲半,他們在一起待了十二年。她走的時候,留給了他耐心、善良、力量和無條件的愛。

而他終於明白,“致敬愛的最好辦法就是去治癒自己——再次踏上愛的道路。”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這是一本讓你會不斷想放棄的書,也難怪初稿寄送了30多個出版社,才最終被相中。名不見經傳的作者,任性自我的敘事方式,註定了這本書不會像一杯檸檬水那樣百搭,他更像一杯紅酒,也許是一杯接著一杯的紅酒,在頭腦中發酵良久,才能爆發出力量。更多同志自己的故事,請在公號搜索石牆酒館。

一個同志,和狗的後半生「牆's領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