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 奉国寺

义县奉国寺,位于今锦州市义县东街18号。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是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因供奉七尊大佛,又称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称大奉国寺。

义县 奉国寺

(1929年时的义县奉国寺)

义县 奉国寺

(1936年时的义县奉国寺)

义县 奉国寺

(1942年时的义县奉国寺)

该寺自创建至清代,经历代修缮10余次,遭受地震灾害有记载的两次。其中规模较大的修缮有金天眷三年(1140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等。大雄殿后门内,有倒坐观音像一尊,为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塑。到明清时期仅存大雄宝殿,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以后,陆续在原观音阁的遗址上建立万寿殿(后易无量),改五间山门为三间,将大雄宝殿以石墙围之,增建内山门及牌坊等。还续建了六角钟亭、四角碑亭和西宫禅院。

义县 奉国寺

义县 奉国寺

(1936年时的义县奉国寺大雄殿佛像)

义县 奉国寺

(1942年时的义县奉国寺大雄殿佛像)

奉国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座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外山门、内山门、牌坊、天王殿、大雄殿。整个寺院有佛殿5座,供奉佛、菩萨共计44尊,其中:过去七佛祖七尊、男像倒坐观音一尊、哼哈二将2尊、胁侍菩萨14尊、弥勒佛一尊、韦驮一尊、天王四尊、菩萨四尊、财神七尊、西方三圣佛三尊。还有金、元、明、清重修奉国寺碑十余甬。

义县 奉国寺

(1929年时的义县奉国寺石碑下的龟趺)

义县 奉国寺

(1929年时的义县奉国寺金代石碑碑文)

义县 奉国寺

(1942年时的义县奉国寺金代石碑)

奉国寺是中国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奉国寺内主体建筑大雄殿及寺院整体,上乘唐代遗风,下启辽、金等寺院布局,是辽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证。其中,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义县 奉国寺

义县 奉国寺

义县 奉国寺

义县 奉国寺

(2014年,网友“不以先生”拍摄的义县奉国寺。)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70年代,成立奉国寺文物保管所,负责保护与管理。1984年进行以大雄宝殿为重点的全面修缮,完善了防火防雷设施,扩大了保护区 2005年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提名,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9年,奉国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奉国寺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