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仕文就抓好“四大活动”推荐阅读文章(两篇)

「荐读」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仕文就抓好“四大活动”推荐阅读文章(两篇)

「荐读」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仕文就抓好“四大活动”推荐阅读文章(两篇)

在全省民政系统“大学习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动员部署会上,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仕文同志要求要“晒好书、晒好文、晒心得体会”。现将冯仕文同志推荐的《不断增强学习本领 用全党大学习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大发展》《练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2篇文章编印供干部职工学习。希望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党组要求,积极推荐好书、好文、好心得体会,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一篇:

不断增强学习本领 用全党大学习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大发展

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要求,首先要深刻认识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大学习、怎样才能更好推进大学习。

全党来一个大学习所强调的“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涉及的主体多。我们党把学习作为对全体党员、干部的重要要求,作为全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党学习、全员学习。这意味着学习的任务必须落实到450多万个基层组织、8900多万名党员身上,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都要认真履行学习的责任。

二是涵盖的内容广。大学习既包括政治学习,也包括业务学习。通过大学习使党员、干部达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三是持续的时间长。我们党始终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把学习制度化、机制化,将学习贯穿于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始终。可见,大学习的过程就是思想统一的过程、行动看齐的过程、力量凝聚的过程、事业推进的过程。

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这是对我们党发展壮大经验的深刻总结。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我们党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过程中发展壮大,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把学风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党更是高度重视学习,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这些重要要求不仅展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而且展现了以全党学习带动全民学习、以学习型政党建设引领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大国建设的高瞻远瞩。

深刻领会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的深刻内涵,还要明确我们的大学习是有方向、有主题的。

党员、干部加强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和主题,否则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全党来一个大学习,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当前,尤其要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全党来一个大学习,首先要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在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业务学习,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需要强调的是,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目的在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又要在做实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

「荐读」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仕文就抓好“四大活动”推荐阅读文章(两篇)

《人民日报》(2018年6月12日 07版)

(作者及单位:戴立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第二篇:

练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各级民政干部必须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方法上来,全面推动党中央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新的部党组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深入基层问需问计于民,组织开展重点课题研究,蹲点调研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与民政事业发展需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调查研究的科学性预见性指导性还不够强,还存在不深不实不细等问题。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 把调查研究作为破解难题的先手棋,把新时代民政领域的主 要矛盾难题搞清楚,把制约民政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找 准确,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弄透彻,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和方法,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民政 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先调查后决策、不调查就不决策,切实把调查研究贯穿到决策的全过程,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凡是涉及重大改革、事关群众利益、引发社会关注的事项,都要事先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再进行决策,防止随意决策或盲目决策。要聚焦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把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事项和问题作为调研重点。当前,要紧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思想开展调查研究,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思想在民政领域落地生根。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开展调查研究,瞄准解决思想观念僵化、体制机制落后、管理服务粗放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探索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解决新时代民政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从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事项着手,研究推进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强基层服务设施建设等,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短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研究加强民政系统党的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要健全下基层作调研抓落实工作机制。要健全下基层作调研抓落实工作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采取“蹲点乡、抓住县、联系省”的工作方式,扑下身 子,深入基层,狠抓落实,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要继续巩固已有成果,在此基础上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 下基层作调研抓落实工作机制。各级民政部门要建立轮流下 基层蹲点调研制度,下决心沉到基层,让更多干部参加调查 研究,做到情况摸不透不走,问题不解决不走;要脚上有泥水,身上有热汗;要把自己当成基层的普通一员,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倾听基层的心里话。只有真正“动”起来、“深”下去,具备深度“潜水”的姿态和方法,才能主动了解群众期待,主动摸清社情民意,认真倾听百姓“牢骚”,真心倾听百姓“诉求”,耐心听进百姓“骂声”;主动解答百姓疑问,主动解决百姓难题。

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要在深入调查基础上,加大综合研究力度,多 出有深度有分量的调查研究成果,既要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 调查清楚,更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把问题的本质和 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要善于从政治上研究和把握问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分析思考民政工作,把中央精神体现到实际工作中,转化为具体思路和措施办法。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问题,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规律,提出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

「荐读」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仕文就抓好“四大活动”推荐阅读文章(两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就能在每一天、每一时、每一事上铭刻“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 书写新时代民政爱民的精彩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