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初聞黃河樓,一直會和黃鶴樓發音搞混淆。以至於讓大家笑話,也罷了,能讓大家發笑也算是我的大功一件吧。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閒話不說,回過頭來,初見黃河樓,感覺其氣勢確和黃鶴樓有些相似。首先迎接我們的是一座牌坊,牌坊的規模也非泛泛之輩。雖沒有明確的長寬高數據,但給人的感覺還是頗具震撼,這一點是騙不了人的。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穿過牌坊,其間要通過一架白色路橋,這座橋整體以白色為主,但可能被環境的腐蝕,現在也變得偏黃了些許。感覺像白玉廊橋。往主樓靠近,其樓體的全景也漸漸的出現眼前。黃河樓除了主樓之外,旁邊還有兩個小的角樓,兩邊陪襯,使得主樓更加威嚴!據悉黃河樓一共有四個角樓,分別代表著四季,意為,春蘭、夏荷、秋菊、冬梅!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12生肖圖騰柱,平均分佈在廣場之上,仿若是鎮樓之寶,保閣樓的長治久安。這些生肖形象並非簡單的以平時的形態出現,而是全部衣著顯貴,長袍加身,像古時的文人雅士。這樣的設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而且每個柱身都有自己的故事,可見設計和修築者的良苦用心!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順著階梯往上,主樓前的牌樓展現在面前。牌樓正門玄關寫著玄武門三個字。玄武,中國古代神話天之四靈之一,其形狀乃龜蛇合體,為水神。而在這黃河樓前的牌樓取名玄武,我想也有寄希望河道平安,黃河水不要成為影響人民生活之禍的意思吧。其餘三個門分別在另外三個方向,分別是青龍門,白虎門,朱雀門。天之四靈,守護著黃河樓,永享平安。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進入主樓,裡面展示著關於黃河的各種信息。下圖是黃河經過的九省圖。可直觀的看到黃河從青海省起,山東止,最終匯入渤海的過程。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在黃河沿線,人文風情也是異常豐富的。用泥人來表達這些人文是最好不過的了,瞧這些泥人形象,做工精細,表情栩栩如生。隔著玻璃觀看,仿若能聽見其音,與他們一起談笑風生。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這一組圖,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它記錄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笑容,每個民族都有一個笑容在牆上。無論衣著,無論妝飾,笑容是可以穿透所有阻礙的交流工具。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接下來這個百家姓,我也覺得很有意思。大家湊在這裡,給自己尋尋根。原來現在所謂的大姓,都是枝節末梢了,根部的姓氏原來是現在極少出現的。這個百家姓圖,不僅有教育意義,也有很強的娛樂意義,人氣是非常旺的!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場館內還展示了許多仿真的歷史文物。比如甲骨文,地震儀等,生動的還原了他們的形象,並在原基礎上進行了放大,讓遊客更加直觀的觀賞到這些平時不太容易看到的東西。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我們乘坐電梯來到頂樓,風特別大。站在樓道可以俯瞰整個青銅峽景色。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黃河樓的主樓和牌樓是在一條線上,這符合中國古代建築的理念,中軸線原理。但它和廣場,廊橋和牌坊都不在一條線上,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原來這和風水有點考究,玄關正對著水是不吉利的,而且這是黃河水,流淌比較湍急。所以為了避免風水受衝,就改變了角度。而且在樓梯間還有鎮河鐵牛的雕塑,牢牢的鎮守著河道,保護著黃河樓的安全!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從黃河樓下來,天色也漸漸暗了。這時樓梯的燈光全亮,霎時間光彩奪目。不管是近觀還是遠眺,在燈光包裹的黃河樓都是美不勝收。它是黃河流道上舉足輕重的建築,是黃河文化縮影。更是西北耀眼的明珠!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但其建築手法卻與中國傳統大相徑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