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喧嚣,享受田园风光,甘肃省乡村游绿色崛起!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促进脱贫致富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提升旅游供给能力、综合效益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乡村旅游蔚然成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远离喧嚣,享受田园风光,甘肃省乡村游绿色崛起!

2017年甘肃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7036万人次,同比增长31%;实现总收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37.6%,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2018年1-5月,甘肃省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3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4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35%以上。全省累计建成旅游专业村564个,农家乐12563户,打造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个,培育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双带双加”旅游扶贫先进典型12个。

一.强化政策集成,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认真落实旅游强省战略,甘肃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消费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省旅发配套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省乡村旅游建设指引》《甘肃省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全省推进乡村旅游周末休闲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使乡村旅游切实担当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的重任。

远离喧嚣,享受田园风光,甘肃省乡村游绿色崛起!

二.加大资金投入,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按照国家政策引导、甘肃省市统筹支持、县区整合推进、乡村具体实施的思路,引导市场主体投入、乡村能人带动、村民集体参与,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甘肃省共建设旅游项目1162个,计划总投资3947.0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38.6亿元。全省5A级景区全部实现高速联通,85家4A级景区中,已有58家景区与二级以上公路连通。全省规划建设了22个标准化自驾车(房车)基地(营地),完成旅游厕所建设投资3090万元,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167座。甘肃4A级景区全部接入国家应急平台,3A级及以上景区基本实现免费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甘肃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1亿元资金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综合整治、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千企千村帮扶、百万乡村旅游创客、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扶贫模式创新推广、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等为主的八大专项行动,突出乡村客栈、旅游厕所、环卫设施等改造,实现垃圾净化、村容绿化、环境美化,切实改善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

远离喧嚣,享受田园风光,甘肃省乡村游绿色崛起!

三.加快“三变”改革,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抢抓农村“三变”改革政策机遇,结合旅游示范村、旅游专业村建设,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资产,通过折股量化等多种形式入股休闲农庄、旅游专业合作社、田园综合体、创客基地等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旅游“三变”改革,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农民的参与度。陇南市康县凤凰谷村通过确权、量化、拆股、入股旅游公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也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南台村以丹霞大景区开发为契机,积极与旅游公司合作,将820亩集体土地入股,由公司经营且每年按全村人口给予定额分红,2017年农户和村集体分红30万元。嘉峪关市新城镇横沟村盘活村内闲置农宅资源,走支部“支部引路、农户入股、公司经营”的“三变”发展路子,发展乡村民宿旅游业,分享改革“红利”。

远离喧嚣,享受田园风光,甘肃省乡村游绿色崛起!

四.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多元开发

坚持“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原生态理念,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四气”特点,挖掘乡村独特资源优势,开发新业态融合产品,基本形成了景区带动型、城镇辐射型、通道景观型、产业依托型、乡村休闲型、创意主导型等6种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创建了一批独特的画家村、写生村、雕塑村、窑洞村,带动乡村旅游开发。积极搭建乡村旅游智慧营销平台,开展乡村旅游智慧营销,全省网店数量达8674家,农副产品和旅游商品网销额达27亿元。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旅游示范村42个,建成各具特色的旅游专业村650个,农家乐13937户。

远离喧嚣,享受田园风光,甘肃省乡村游绿色崛起!

五.营造发展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富民增收

制定了《甘肃省乡村旅游建设指引》,提出了引导旅游专业村、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方向,为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推进旅游专业村及农家乐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支持。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联系对接省内外规划设计单位为我省“两州一县”5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组织实施乡村旅游周末休闲工程,推介发布了50条乡村旅游周末休闲度假精品线路产品。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综合整治、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千企千村帮扶、百万乡村旅游创客、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扶贫模式创新推广、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等为主的八大专项行动,突出乡村客栈、旅游厕所、环卫设施等改造,实现垃圾净化、村容绿化、环境美化,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六.加强旅游培训,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乡村旅游队伍建设,2017年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旅游产业培训班;先后组织旅游扶贫重点村的300多名村干部参加了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培训。组织专家团队在全省14个市州、58个贫困县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培训乡村经营人员近10000人。推进“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组建甘肃旅游智库,“借脑引智”,吸引高层次管理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旅游开发和管理。加大引进、培养和培训力度,组织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通过职业培训持证上岗,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行业组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行业自律,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远离喧嚣,享受田园风光,甘肃省乡村游绿色崛起!

乡村旅游工业化影响较小,很多地方保持自然风貌,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乡村旅游活动对象具有独特性,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这种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