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死後,漢武帝何要如此著急誅殺衛氏家族?


衛青未死前,已開始受漢武帝冷落。而衛氏家族興衰與一個人的關係最密切,這個人就是衛子夫。

漢元狩四年春,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各領5萬騎兵、步兵等總共10萬人征伐匈奴,渴望深入敵陣建功立業的“敢死隊”都跟隨了霍去病。這次戰爭衛青所部是主力,由李廣、孫賀、趙食其、曹襄等組成強大的“將軍級團隊”。

此戰衛青雖勝,但折損大將李廣,趙食其被貶,追擊200裡就停步。霍去病在沒有副將情況下追擊匈奴2000多里,與匈奴左賢王軍隊兵鋒相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由此上演。兩相對比,可見衛青用兵的保守、指揮的失當等問題。

漢武帝意圖改變“外戚干政”的傳統

漢朝的建國與外戚密不可分,呂后一家始終是劉邦平定天下坐江山的重要力量。正是因為忌憚外戚的勢頭,劉邦曾立誓言:“非劉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等劉邦一嚥氣,呂后就開始“上位”,臨朝稱制,行皇帝職權,追封已故的大哥為悼武王,二哥為趙昭王,隨後封侄子呂臺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

“巫蠱之禍”最終成為導火索。

公孫一家同屬衛氏外戚集團,公孫敬聲的父親叫公孫賀、母親叫衛孺,而衛孺是衛子夫的姐姐。公孫敬聲被人誣告與陽石公主私通、行“巫蠱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