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只用手機導航?這個習慣該改了

自從諾基亞提出智能手機的概念後,“智能”概念就開始滲透在我們生活的裡。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家居,再到如今的車聯繫統,也正在經歷著“智能”化蛻變。

上車只用手機導航?這個習慣該改了

相對於我們以前所使用的車載系統,現如今的車聯繫統“智能化”迫在眉睫,這一點從手機支架的熱賣就能窺見一斑,正因為傳統車載系統的侷限性,才會導致我們使用智能手機進行使用補充,例如車載導航遠不及手機導航準確和方便。有意思的是,在智能車聯繫統研發方面,一直在汽車業落後的國產車,這次反而走在了前面。

上車只用手機導航?這個習慣該改了

就如國產車裡的廣汽傳祺,在即將新款上市的GS4上就搭載了全新智能車聯繫統—AI in Car. 作為騰訊和廣汽合作的智能車聯繫統,AI in Car有騰訊的軟件技術支持和網絡媒體資源整合,使其在成熟度,智能化等設計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畢竟我們對於騰訊的產品熟悉度已經是非常高了,將騰訊的科技產品適用到GS4的車聯繫統上,會很容易讓我們接受。

騰訊和廣汽合作將實現車的智能化,首先體現在車與人的交互、用車場景識別。也就是說,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堆砌已有的軟件產品,而是重新整合,並且在線連接,這就是AI in Car在線化車載系統的核心競爭優勢。

上車只用手機導航?這個習慣該改了

合作才會共贏,AI in Car作為騰訊和廣汽的合作產品,對於廣汽,騰訊為其提供了完善的語音交互系統,以及QQ音樂等大量的媒體資源。除此之外,還具有傳統車載系統所沒有的在線完善更新能力。作為回報,廣汽同樣將我們在車內的使用空間和時間都給了給騰訊,使他的產品的應用環境更加廣泛。而對於我們來講,這樣的一款智能車聯繫統,也正好是是解放了我們的手機,免得總是上車就要架手機,開導航。

上車只用手機導航?這個習慣該改了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結果才會高效。傳統車載系統之所以顯得如此雞肋的原因在於它所研發的週期是遵循汽車的研發週期來進行的。而一臺車的更新週期得要3年左右,目前市場上的電子產品類的更新換代週期已經縮短至半年甚至是一個季度。如此一來,總是姍姍來遲的傳統車載系統肯定跟不上我們的胃口。

上車只用手機導航?這個習慣該改了

其實類似互聯網企業與車企進行合作研發智能車聯繫統的思路早已不是個例。上汽與阿里也早已合作研發了YunOS for Car智能車聯繫統,YunOS for Car特點在於它是完全為汽車使用設計的一款智能車聯繫統,它能夠提供汽車胎壓,水溫,等的時刻狀態,並且在人機交互使用上,採用更加“簡單化,可視化”的交互方式,讓我們能夠用操作智能電子產品的邏輯習慣來操作這套智能車聯繫統,降低我們的學習成本。

上車只用手機導航?這個習慣該改了

除此之外,大多數車企也已經積極開發智能車聯繫統,例如,長安的智能In-Call行車系統;奇瑞的Cloudrive車聯繫統等。

上車只用手機導航?這個習慣該改了

車企紛紛選擇與科技企業抱團取暖,而不延續以前的獨自研發習慣,原因在於除了車企並不擅長智能系統的研發之外,時間和成本也是重要的掣肘因素,而且對於車企,車聯繫統的安全和可靠才是第一考慮要素,盲目跟進智能車聯繫統,極有可能會引發安全問題,而選擇和科技企業合作,不僅節約時間和成本,安全問題也比自行研發要可靠很多。

上車只用手機導航?這個習慣該改了

科技改變生活,可以想象的是,汽車在科技公司的賦能下,未來的汽車將會更加的科技化,智能化,希望未來的某一天,可以真正的讓汽車“服務”於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