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煤價天花板真的到了

日前,有業內人士提出一個平衡煤價、抑制炒作的觀點很有意思:"煤燒不炒"才是平抑當前煤價的根本,暴漲暴跌於買賣雙方長期來說都是傷害。投機商利用槓桿資金放大了這種炒作氛圍,扭曲了真正的供需關係。

這個觀點單從股市、期貨市場來看,也有一定道理。應當看到,在用煤淡季時煤價就出現過幾次大幅異常波動,很顯然並非是由市場自發形成的,這種煤價上漲也非供需不足造成,而是被資本拉高。目前,整個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加上佔據主導地位的長協價穩定,市場已經不存在漲價條件,前段時間出現的大幅波動很大程度上與炒作因素有關。對於市場而言,更重要的是行業上下游企業、從業者要真正理解目前的煤炭形勢,從供需兩側看,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依然是基本面。

近日來,國家能源集團、陝煤化集團、中煤集團、伊泰集團、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山東能源集團、淮南礦業等大型國企相繼發佈了合理區間價格的煤炭交易準則,大有刷屏之勢。這些大型國企都紛紛表態,將外購煤長協價格控制在600元/噸以內,同時強化合同履約,高效組織煤源、穩定煤炭價格。據測算,這些長協加上年度長協的比例已佔到主要電力企業煤炭供應量的7成左右,再加上坑口煤、進口煤等其他渠道,真正的市場煤總佔比其實相當小。

主流媒體:煤價天花板真的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