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銀行總裁,是時裝公司老總,她說: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

她的名字不該附屬於徐志摩的風流史,這對她不公平。

張幼儀, 1900年1月29日出生,名嘉玢,小名幼儀,江蘇寶山人(現屬上海)

她是銀行總裁,是時裝公司老總,她說: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

張幼儀家世顯赫,兄弟姐妹十二人,二哥是《時事新報》的總編,還是段祺瑞的內閣國際政務評議會的書記長和馮國璋總統府的秘書長,四哥是中國銀行副總裁,上海金融街的實力派。

論起家世,恐怕倒是徐志摩是門不當戶不對的那個。由於是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總是被附帶提起,這很不公平,要知道,她的能力足夠成名,不必扮演徐志摩風流史中的受氣包和不幸角色。

徐志摩的風流不必說,張幼儀與他的婚姻必定沒有好結果。

她是銀行總裁,是時裝公司老總,她說: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張幼儀與徐志摩

張幼儀遵從四哥的安排,從學校輟學,嫁給了徐志摩。徐志摩的態度:“媒妁之命,受之於父母。”一也許從一開始這段婚姻就是錯誤的。婚後徐志摩甚至從來沒有認真看過張幼儀,他說張幼儀是:“土包子”。

1918年生下長子徐積鍇,不久徐志摩就留洋去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張君勱的信,被迫不情願把張幼儀接到他身邊。

張幼儀回憶當時徐志摩的態度“我斜倚著尾甲板,不耐煩地等著上岸,然後看到徐志摩站在東張西望的人群裡。就在這時候,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穿著一件瘦長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圍了條白絲巾。雖然我從沒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可是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

此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不久徐志摩就提出離婚,已有二個月身孕的張幼儀毅然同意。

1922年次子彼得出生,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這是中國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

張幼儀說:“他從來沒有問過我這個孩子怎麼養,怎麼活下去。”

離婚後的張幼儀並沒有自暴自棄,她隨著自己的二哥去了德國,進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1925年次子彼得患病逝世。張幼儀回國。

這期間並不是沒有人追求張幼儀,而張幼儀的哥哥說,在五年之內最好不要談婚論嫁,以免被人誤認為是不守婦道,才離的婚。不公平的是,張幼儀嚴格自律,徐志摩風流快活,沒有追到林徽因,卻追到了陸小曼。

張幼儀雖與徐志摩離婚,但對徐家的二老十分孝敬,幫助徐家理財,徐志摩的父親十分喜歡張幼儀,將自己的財產分成三份,其中一份送給張幼儀與大孫子。實際上徐志摩放棄自己責任的情況下,整個徐家是張幼儀在掌持著。

張幼儀先是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來在張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隨後又自己開辦了雲裳服裝公司,出任總經理,引入新潮的服裝,那個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成了潮流服裝公司的老總。

不得不說張幼儀很有經商的頭腦,不僅在接手銀行之後扭虧為盈,服裝公司更是風生水起,此外,張幼儀還炒股,她膽大細心,大量囤積軍服染料,等價格暴漲100倍之後才賣掉,收入頗豐。

連徐志摩都改變了對她的看法,稱她是什麼都敢做的人。

雖然經歷了失敗痛苦的婚姻,但張幼儀沒有自暴自棄,她依舊活出了自己,並且活的十分耀眼。

她曾對自己的孫侄女說: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他若是不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一個人。"

1953年,張幼儀同中醫蘇紀之結婚。她婚前同自己的哥哥和兒子都寫了信,二哥說:“妹慧人,希自決。”

她的兒子說:“:“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張幼儀從一個依靠哥哥的小女孩到一個哥哥放心的聰慧女子,再到兒子眼中偉大的母親,不得不說,離開徐志摩,是張幼儀最正確的一個決定。

第二任丈夫過世後,張幼儀到紐約居住。1988年病死於紐約,張幼儀是詩人情感生活中,活得最長的人。

張幼儀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民國女人身上散發出的氣度和從容。要說她沒有怨恨,那是不可能的,一個女人經歷如此失敗的婚姻,總是悲苦的,但張幼儀將這種悲苦轉換成了自己前進的動力,並在前進中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她是銀行總裁,是時裝公司老總,她說: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

晚年張幼儀,對愛的定義,堪稱經典。

曾有人問她愛不愛徐志摩,她答道:“我對這個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的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這樣的回答,厚積薄發,就像一個依靠勤奮取得好成績的學生,遠兜遠轉,嘴上謙遜著,可內心磅礴的自信,無意中,還是滲透出一種剽悍。

張幼儀值得每一個女孩子學習。學習更好的對待自己,自尊自愛自強,為自己好好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