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红色家书」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红色家书」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吉安组工微讯读《红色家书》专栏,今天分享来自新干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夏剑峰的心得体会,以及革命烈士邹子侃的事迹。

读后感

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新干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夏剑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的价值,在于写信人真实情感的流露,在于字里行间蕴含的巨大能量。一封封红色家书,是革命先烈们英勇就义前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表达。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真挚的至爱亲情,炙热的家国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无不让我震撼和动容。《红色家书》,要用心品读,更要将其融进自己的血脉,从一封封家书的血肉深情中不断汲取“精神之钙”,传承红色基因,沐浴信仰阳光,不断砥砺前行。

读红色家书,做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的传承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先烈夏明翰就义前在狱中写下的《就义诗》千古流芳,这份用热血和生命坚守的革命信念,这份用青春和激情浇筑的忠诚,无所畏惧,感天动地。坚守革命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就是共产党员镌刻于心的政治本色。

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种导向,处处都彰显着党性本色,这一特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做绝对忠诚于党的表率。读红色家书,要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把对党的绝对忠诚作为最大的德和人生的必修课,始终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党绝对忠诚,要把“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四个服从”外化于行,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维护领袖核心、履职担当的坚定践行者。

读红色家书,做执着奉献、担当实干的先行者。烈士邹子侃被捕后,在狱中组建中共狱中特别支部,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为党夜以继日的工作,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份对党的事业舍生忘死的奉献和执着,震撼山河。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组织部门重任在肩,我们必须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俯下身、静下心,撸起袖子加油干,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在中心大局中体现组工作为、彰显组工力量;要做好压力传导,把从严治党要求压实到每一个党支部,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实到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安专迷”的组工精神,积极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服人;要将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一件艺术品加以精雕细刻,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读红色家书,做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表率者。方志敏烈士,被捕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吉鸿昌烈士把“做官即不许发财”印在细瓷茶碗上,发给全体官兵,用以提醒自己并教育下属。这种孑然一身、清正廉洁的崇高境界,无私无欲,明耀千古。组织工作具有特殊性,组工干部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护得住底线。我们要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绷紧纪律这根弦,树立过硬廉洁作风,始终保持莲花般的清洁。工作中,要常把自己暴露在阳光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生活中,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时时教育和约束亲朋好友遵纪守法,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树立组工干部可靠、可信、可敬、可亲的形象,把正能量传递给身边所有人。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红色家书》,为我们的思想点亮了一盏明灯,我将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沐浴着信仰的阳光,担当实干,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人 物

「红色家书」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邹子侃(1912一1932),浙江省临安人。1925年考入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校党支部书记,积极开展秘密工作。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学校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受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参与建立杭州笕桥平民学校,被聘为校务委员,从事农民运动。同年11月10日晚,被国民党军警逮捕,后关押在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艰苦的监狱生活使他患上了严重的猩红热和肺结核,高烧昏迷,经过他父亲的竭力疏通,得以保外就医,病愈后,他毅然选择重回狱中,和难友们共同开展狱中斗争。

1930年春,中共狱中特别支部成立,担任组织委员。同年底,特支进行了改组,任书记。提出了"自己救自己"的口号,积极执行党的“破狱”决定,以共产党员为骨干,自己亲任总指挥,制订越狱暴动计划。1931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暴动计划暴露,遭到传讯。面对酷刑,他坚不吐实,保护了其他同志的安全。

1932年2月2日深夜,被秘密枪杀于狱中,时年21岁。

「红色家书」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

——给父亲的信

父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日昨大人来此相探,嘱男在彼狗官面前书立悔过书,以求释放出狱。舐犊情深,思之黯然。男午夜扪心自问,天良未泯,爱国无罪,今身在縲绁之中,固不知有何“过”之可“悔”!?“悔过”也者,敌人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妄想沦全国人民于奴隶之境之大骗局耳,幸勿堕反动派之术为祷。男在狱中虽苦,尚幸灵魂洁白无瑕,故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大丈夫头可断,志不可屈。男非敢故违严命,亦非不念慈母之恩与夫弟妹之亲。然为国家为革命,也顾不得这许多了。望大人好好督促弟妹用功读书,将来长大以后,一定要走上我所走过的道路。

肃此,敬请

金安

男子侃 叩上

「红色家书」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向上滑动

狱中特别党支部的斗争

在土地革命时期,杭州的国民党陆军监狱是国民党反动政府长期囚禁、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主要场所。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始终胸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具有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采取各种斗争方式,激励自己,团结群众,前仆后继地同反动当局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在狱中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

浙江陆军监狱是军阀割据和混战时期建造的老监狱,原是囚禁军事犯、盜匪犯及其他刑事犯的。监狱四周筑有双层高墙,设有瞭望全监的两处岗楼,狱内七重大铁门,戒备森严,共有大小牢房40间,还有一个刑场。1933年秋,浙江陆军监狱改属国民党司法行政部直接管辖,改名为“浙江军人监狱”。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杭州沦陷,这所反动监狱才被迫解散。

「红色家书」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陆军监狱中的“政治犯”凶狠残暴,丧心病狂地进行虐待、迫害和屠杀,其手段卑鄙毒辣,令人发指。先后被囚禁在这里的“政治犯”有1500 多人,遇害的有150多人,其中有4位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即张秋人、徐英、卓兰芳和罗学瓒;还有张叔平、贝介夫、沈乐山、赵济猛、徐玮等11位省委常委、部长。身陷牢笼的共产党人采取了各种公开、半公开、秘密的特殊工作方式和斗争形式,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狱中的党组织

1927年4月杭州发生反革命政变后,浙江省和杭州市许多秘密机关相继遭到破坏,很多共产党人先后被捕入狱。1930年春正式建立了中共狱中特别支部,书记徐迈进、宣传委员裘古怀、组织委员邹子侃领导狱中斗争,根据狱中的情况及时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有组织地进行斗争。

狱中特别支部设法与中共杭州市委接上了关系,并取得了当时中共中央巡视员卓兰芳的认可,卓兰芳指示:“组织起来,好好学习,加强对群众教育。”特支组织极为严密,党、团混合编组,被吸收参加特支的党、团员要经过严格的考查,并不是狱中所有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是特支成员。狱中联系主要利用“放风”和其他机会进行。为保证联络的安全,他们专门编了一部密语字典,将常用政治术语用生活言语代替,如外面上级党化名为“外祖母”,狱中党支部化名为“母亲”;支部成员的姓名也用假名代替。这时期,狱中特别支部根据狱中的特殊情况,采取“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加强党内党外的联系和团结。

1930年夏秋之间,全省各地农民暴动和工农红军的武装游击活动屡遭镇压,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先后被捕,卓兰芳也于同年9月间在杭州被捕入狱。1931年3月26日以邹子侃为首组织领导的越狱斗争流产后,卓兰芳、邹子侃、何觉人等相继在狱中英勇牺牲。在无法与狱外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张崇文、寿开庭、高子清、章良道等同志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又先后组建了第三、四届狱中特支。这两届支部认真总结了狱中斗争的经验教训,比较明确、完整地提出了狱中党组织的三大任务(即“自己解放自己,组织难友学习,改善囚徒生活”)和四项策略(即“打破消息封锁、争取看守同情、坚持过集体生活、打叛徒”)。狱中特支的活动一直延续到1936年。

凶残的国民党反动派

1930年春夏之交,中共中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命令各中心城市的地下党组织立即领导总罢工和举行武装起义。狱中特支受上级指示,要求配合狱外的土地革命。5月12日,不少难友反对军法处长到监房训话,并提出买书、发书等要求。狱方借口“违反监规”,布置好审讯场面,把裘古怀、鲍悲国、杨晟、陈琳、徐梅君等20余人提出囚牢,当众用藤鞭残酷抽打。这就是五一二大拷打事件,是国民党准备迫害“政治犯”的严重信号。敌人的这种行径激起了难友的更大义惯,在特支的组织下,狱中斗争一步步高涨。

1930年7月,全国各地掀起的武装暴动,沉重地打击并直接威胁着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派下令各地对在押的“政治犯”实行血腥屠杀。8 月27 日,国民党浙江反动当局在浙江陆军监狱采取了突然行动,监狱长亲自带领军警到各牢房提人,19名“政治犯”接连被押往刑场,连续的口号声夹着不断的枪声震动了监狱内外,狱内各牢笼难友义愤填膺,《国际歌》声震耳欲聋,情景十分悲壮。这就是震惊一时的八二七血案。

狱中党员坚持斗争

「红色家书」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日机轰炸杭州笕桥机场。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狱中共产党员为要求共同抗日与狱方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后在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与国民党政府的交涉下,不少革命者陆续出狱。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获释后,纷纷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供 稿:新干县委组织部

「红色家书」沐浴信仰阳光 不断砥砺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