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千里江山图》和你不知道的“青绿山水画”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隋代是青绿山水画形成的初期阶段,展子虔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故宫博物院仅存有他的绢本设色《游春图》一卷,上有宋徽宗书“展子虔游春图”。画中生动描绘了春光和煦、山野清新、水波涟漪的美景。在绘画技巧上,创造性地运用了青绿勾填的方法。画面造型用笔细劲爽利,勾线有轻重、顿挫的变化。近树枝干穿插有序,远山上的树丛则只以墨圈涂而成。山间踏春的游人直接用粉点染,精细生动。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唐代是青绿山水画繁荣兴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画则最具代表性。李思训,是唐朝宗室,官左羽林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故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传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画面意境开阔,长松秀岭,岸经曲折,碧殿朱廊,丛林掩映,人行其中,妙趣昂然。风帆点缀于浩浩江天之间,烘托出浓厚的诗意画意。纵览全图,画笔虽然工细,但气势雄壮,可谓唐代山水画之杰作。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李思训之子李昭道被后人称为“小李将军”,直接继承了李思训的画法。传为李昭道所作《明皇幸蜀图》也是这一时期优秀的青绿山水画作品。画中崇山峻岭,云雾辽绕,络绎不绝的帝王一行人马,情态迥然,散行于其间。画中人物,远近行止,变化统一,主次分明,动静有致,精妙之极。难怪张彦远说他“变父之势,妙又过之”。“二李”把展子虔的青绿山水推向了一个高潮,形成了盛唐最具影响的山水画派。


五代 荆浩 《雪景山水图》 五代时期,是水墨山水画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产生了以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山水画家。隐居太行山洪谷的荆浩也曾用白色以浓重设色之法作《雪景山水图》,山形屈曲,气势磅礴,苍古雄浑。从整体上看,虽然五代时期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处于低谷,但水墨山水画技法的不断丰富,使宋时青绿山水画的再次兴盛成为可能。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北宋初期,以水墨为主的山水画派仍然起主导作用,这种与“青绿巧整”显著不同的“水墨苍劲”的画风,盛极一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现存北宋青绿山水中的重要作品。画中主体山川,重峦起伏,绵延千里,水波浩渺,雄浑壮阔。渔村野舍,水榭亭桥,人物舟船,隐现于江山之中,布置极为丰富。技法上,山石以浓淡墨勾出,且多见侧锋,并加以皴法,后施以青绿,古厚而不失变化。

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南宋时期,青绿山水画风复兴,以赵伯驹、赵伯骕兄弟的作品最具代表性。赵伯驹擅长画楼台仙阁,青绿间勾勒金色,富有装饰性。《江山秋色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中写秋日的山川景色,峰峦、河流、飞瀑、村落、长桥、栈道、松柏、修竹、车马、舟船、行人、渡者,画面极为丰富。从技法上看,用笔精细而不琐碎,用色瑰丽而不火燥,画中渗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绿山水的明丽,也有文人画的“气韵”。


元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 元代是水墨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初期,赵孟頫是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他的画有两种风格,一是工整,二是粗放。其作品《谢幼舆丘壑图》就是工整一类的,此图布局奇绝,山石、坡岸、松林绘法古拙,画中人物独坐水畔,静观流水,闲听松涛,意态超然,格调脱俗,直取唐人遗意又颇见功力。赵孟頫《松荫会琴图》则是一幅将水墨与青绿画法相融和的作品,代表了赵孟頫青绿山水画的另一种风格。

明 沈周 《桐荫玩鹤图》 明代山水画以“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其中沈周、文徵明多作青绿山水,特别是仇英则一生专攻青绿一派绘画,加上同时代亦有许多画家作青绿山水画,使得青绿山水画又一次兴起。沈周与文徵明的绘画风格多样,粗细兼具。沈周的作品多平中见奇,文徵明则以清刚秀丽的风格为后世称道。他们精细工整一类的作品往往以青绿画法为之。

明 文徴明 《万壑争流图》 “明四家”画面的整体效果上已不同于唐宋时期青绿山水画的富丽堂皇或极具装饰风格的效果,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宋代以后文人画士审美思潮的影响和文人画风的制约。沈周与文徵明的青绿山水画虽也用重色石青、石绿,但勾法简洁、自然而轻松,青绿重彩中透着水墨的感觉,画中常有墨色的点苔,笔法精湛,与生活更加贴近,其浓郁而又简静的风格成为青绿山水画的一种新的典型特色。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图》 仇英虽是漆工出身,却是多方面擅长的全能画家。他的山水画多为青绿重彩,精炼浓郁,与文徵明典雅的青绿画风,形成鲜明的对比。图中山川景色,恬静优美,其中点缀的人物比唐宋时期细小如豆的人物点缀放大了许多倍,且又能与山水相融合,山石勾皴,用笔严谨不苟,青绿之色,细润锦密,在浓重艳丽之中给人以娴雅幽淡的境界,尤为可贵。

清 任渭长 《十万图册》 清代以后,青绿山水画又开始走向衰落。以水墨派为主的文人画则盛极不衰,几乎在画坛上压倒一切。任渭长则吸收了仇英严谨工整的画法,以巧妙的构思创作出了如《十万图册》这样精彩的作品。但从总体上看,毕竟对后世影响不大。而专攻青绿山水的画家寥寥无几,此画派似乎奄奄一息,对其技法的精深掌握者鲜见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