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樣的一種心理,導致了我們的一錯到底

是怎樣的一種心理,導致了我們的一錯到底

昨天去喜來登酒店。

路上遠遠地就望見了喜來登的招牌,感覺很快就可以到,然後沿著當前的線路一直走。

走了一段的時候,發現有兩條並行的路,中間隔著一條河涌。

河涌另外一邊的路,直接通往酒店門口那邊。

不過此時,我已經走過可以拐到那條路的地方。

但是我並沒有馬上拐回頭,而是沿著當前的道路繼續走。

因為是並行的,感覺前面應該有路口是可以拐到酒店門口的。

不過一直走到酒店對面的時候,才發現並沒有路可以拐過去,中間照樣隔著河涌,也望不到前面有可以拐的地方。

所以只得重新拐回來,拐到剛才的路口,走到另外一條路上去,才最終抵達酒店。

當然,我花了更多的時間。

其實生活中,我們就會做這樣的事情。

做一件事,感覺可能已經偏離了,產生了偏差。

但是還是會一直做下去,總覺得一定沒問題的,一定可以拿到我們想要的結果的。

特別是當你前期投入越大的時候,越不捨得放棄。

如此,最後發現錯誤越來越大,直到付出了更大的,甚至非常大,直到最後看到失敗的成本。

才覺得,自己真應該及時停止。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不甘心。

我們總認為,都已經付出了,我就不信做不成達不到。

但是很多時候,很多東西往往不能夠如我們所願。

我們錯了就是錯了,不會因為我們的堅持而改變而使得錯誤可以轉移。

只是我們都太倔強,以為可以,到頭來一場空。

除了不甘心,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存在僥倖。

總感覺應該可以的吧,應該沒問題吧。

但是我們又無法去預測這個結果。

其實我們是心虛的,因為結果依附的條件,我們沒有。

但是我們依然心存僥倖。

所以錯就錯在我們的僥倖上。

我們以為的不是我們以為的,所以最終失敗。

畢竟僥倖這種東西,就存在很大的失敗概率。

除非這件事情失敗也值得你去拼。

否則我們的付出就是沒有意義的。

大家注意,這不是將錯就錯。

將錯就錯,是一種沒辦法的辦法。

而且如果用得好,還往往能夠起到奇效。

這也不是中國人說的船到橋頭自然直。

“自然直”,那是因為還有“橋頭”。

而我們所說的情況,是屬於無法依附的情況。

就是對於之後會發生的情況,我們是沒有依據做判斷的。

只是我們的意氣用事,只是我們感覺會有,我們感覺會那樣。

既然是感覺,那結果如果是不符合我們的感覺的。

我們能承受嗎?

除非我們真的能承受覺得沒有問題,否則我們就要及時止損。

否則走得越遠,錯誤越大,甚至無法挽回。

所以,該放棄時就放棄,該停止時就停止。

不為沒有依據的事情買單,我們就會少犯錯誤。

既然結果沒有依據做預測,不如做更靠譜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