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打造長江內河最大集裝箱船 推動長江航運供給側改革

武漢打造長江內河最大集裝箱船 推動長江航運供給側改革

今年5月召開的國務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上,由武漢新港管委會主導推動的1140標箱江海直達集裝箱示範船建設工作獲得肯定,進入國家視野。

10日上午,揚州儀徵康平船廠的巨型船塢內,一座長約130米、寬近24米的龐然大物矗立在長江邊,其船頭足有六七層樓高,體型酷似航母。船東安徽大禹航運公司負責人常濤介紹,示範船的長、寬是目前國家法律所允許的長江內河最大船型,設計師經過反覆測算,確定該船最多可承載1140個標準集裝箱,“一個都不能再多,沒有絲毫浪費。”

武漢新港委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林介紹,國家發改委批覆啟動了武漢至安慶的6米深水航道疏浚工程,長江武漢至安慶段航道水深將由此前的4.5米提升到6米至6.5米間,被稱為“645工程”。航道整治前,長江流域有20餘萬艘運輸船舶,船型混亂,規模小、汙染大、耗能高,安全事故多、擠佔航道、岸線。武漢新港委提出,要抓住“645”治理時機,以武漢為節點,在長江上下游打造大型化、節能環保型的集裝箱示範船型,推動長江航運結構優化,實現航運運力的供給側改革。

2016年起,武漢新港委調研了沿江多省市港航部門及龍頭企業、航運專家的意見,最終確定示範船體量應在1.5萬噸左右、1100至1200標箱之間,“這一想法獲得了國務院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國家發改委的肯定。同時,湖北省、武漢市政府也出臺了相關的財政扶持政策。”2017年,經過反覆篩選,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吳衛國設計的1140船最終中選,成為示範船型。吳衛國介紹,長江內河集裝箱運輸的主力船型僅500多個標箱,1140個標箱相當於翻了一番。經測算,示範船投入武漢至上海洋山間的集裝箱運輸航線,可使運輸成本下降30%,日均油耗降低20%以上,“還可吸引其他船企跟進、升級,小船被淘汰,從而優化長江運輸模式。”

去年10月,武漢新港管委會與中遠海運、長航集團、中谷海運等企業簽訂協議,投入3億元,共同建造6艘1140示範船。今年1月初,三艘示範船在江蘇省揚州市兩家船廠開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