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升初不支持跨区择校!今年小学新生人数创九年新高

[摘要]升学政策各区略有不同,有的是依据学生户籍、居住地,有的根据学生所读小学,有的两者都有明确要求。

毕业季,升学季!

一批学子为迎来毕业而欢喜的时候

也有一批学子正在为升学而焦虑

怎么择校?

怎么报名?

能不能跨区?

如果你也在为这些而烦恼

看这篇文章就对了!

小升初不支持跨区择校

武汉今年有7.6万名学生小升初,比去年增加3000人。升学政策各区略有不同,有的是依据学生户籍、居住地,有的根据学生所读小学,有的两者都有明确要求。择校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分配生资格。

各区教育局不支持跨区择校。今年,武汉二中广雅中学、武汉六中上智中学、武汉七一华源中学、武汉一初慧泉中学、武汉十一崇仁初级中学、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武汉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等7所学校

原则上在本区范围内招收新生

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填报跨区志愿

今年4月9日,武汉市发布了《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

武汉小升初不支持跨区择校!今年小学新生人数创九年新高

其中招生范围部分提到,中心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中心城区招生;新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所在区内招生。这意味着,中心城区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填报跨区志愿。

小学新生人数创九年新高

今年,武汉市有约11.5万名小学新生入学,比去年增加了1.3万人,为9年来人数最多。

划片范围15日起公布

今年武汉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服务范围6月15日至18日向社会公示,不少区在前期摸底中,基本按去年的划片范围摸底。

有些学区房也不再保险。如武汉经济开发区教育局要求,同一套房产6年内不能多次作为对口入学依据。若房产前业主子女2017年小学、初中起始年级享受了入学指标的,继任业主在时间续延满6年后方能再次享受此房产入学指标(同一家庭两个小孩除外)。未满6年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多区“房户一致”优先入学

今年,多区继续严格执行“房户一致”优先招生原则。适龄儿童户籍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统一、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实际居住地统一,均位于对口学校范围内,将被优先安排对口入学。

各区政策略有不同,家长需仔细了解。如东西湖区教育局规定,学校若有富余学位,优先解决既有合法房产,又有居住证的居民子女入学;对于有户籍无房产的情况,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定,适龄儿童本人、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一直在开发区,其父母在武汉市工作但无房产,实际一直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共同居住的,经入户调查属实,并提供市房管局(建设大道702号)出具父母双方无房证明,则共同居住的房屋产权证可作为对口入学依据。

流动花朵入学需居住证就业证明

今年武汉各区教育局对“流动花朵”入学依据居住证所在片区统筹安排到对口学校入学,与所在区户籍子女一样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凡在区教育局指定时间前未按要求进行网上登记的,统一于8月的最后一周,按照居住证所在地对口接收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补办手续,由区教育局根据学校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流动花朵”报名入学的前提是,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虽然非该区户籍、无房产,但需取得居住证或就业证明,有的区要求二者必须同时取得,否则,应回户籍所在地登记入学。

开“绿色通道”吸引高层次人才

今年,各区教育局新增了落户于所在区的市外留汉创业就业大学生子女入学政策。

同时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各区教育局对其子女入学开辟“绿色通道”。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对两类人才,将派专人协调其子女办入学手续。对于中途插班就读的,随到随办。这两类人才是: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和市“黄鹤英才计划”(含“3551人才计划”、“高端人才聚集工程”和“城市合伙人”),经市委人才办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入选武汉开发区(汉南区)高端人才项目(含开发区“高端人才聚集工程”和武汉开发区“城市合伙人车都英才”)。

年龄严控“满6岁”压减大班额

在学位紧张的情况下,新生入学年龄被严控。今年,武昌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洪山区、汉阳区、青山区、东湖高新区等均明确要求新生须年满6岁。也就是说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才符合入学年龄,其中包含8月31日

同时,今年武汉将压减大班额。如黄陂区教育局要求,新生班额原则上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严格控制大班额,出现超过55人班额的中小学要向区教育局写出情况说明。

新生入学房查新增“网上办”查询方式

因“划片对口、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少市民要开具以家庭为单位的住房信息查询证明。

本月,武汉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联合市教育局、市房管局、市国土规划局(不动产登记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在前期窗口人工服务和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自助查询机查询的基础上,增加了“网上办”的查询方式,专为新生入学房查开辟了网上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