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若干年前,对于生活在长江之畔的孩童们而言,端午节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日之一了!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一)请龙头祭龙舟

赛龙舟,在我们家乡,又叫划龙船,可以说是端午节的最高潮。但往往划龙船在农历四月末就开始了。一个早已看好日子的晴好下午,人们会在村里老人的举持下,隆重地杀鸡放鞭祭祀龙船,请出龙头,然后在"咚咚呛、咚咚呛"的锣鼓声中,由青壮年合力将龙船抬下水。龙船第一次下水,是一定要划去岳王庙拜祭祈愿平安的。岳王庙在"反四青"的时候已被彻底拆除了,只剩几个石墩子。但就是这几个石墩子,却永远地坚强地存活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并在每年端午时占有重要的位置。尔后就是每天下午的划船训练了。自此之后,对于我们坐在课堂的孩子们来说,每天下午的锣鼓声就是一种煎熬。好不容易等到放学,背起书包我们就撒了欢地跑向江边,追着训练的龙船,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大人们有时训练很晚才回家,原因是几条船相互不服气,结果就赛了起来。这时划个十几里路是很常见的。常常是比试时争吵,面红耳赤,顺水船如快箭,而往返时逆水慢如蜗牛,相互说笑,疲惫不堪。不论多晚,家里的老人妇女也不担心,他们朴素地认为,老龙会保佑每一个划龙船的人,而且自家的男人水性都是极好的。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二)菖蒲和艾草

端午节的一天是从菖蒲和艾草正式开始的。清晨,妈妈从塘边田里抱回新鲜菖蒲和艾草,然后郑重地把它们插在大门两边。菖蒲是塘边野生的,它的存在好像就是为了端午而生的。艾草是自家种的,农村人感冒受寒常用来泡脚,妇女们生孩子做月子时也会常用。新鲜的菖蒲和艾草带着露珠,散发着好闻的气味。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妈妈不识字,说不出大道理,只是说她也是看她妈妈(我外婆)这样做地。或许,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吧!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三)咸鸭蛋和蚕豆

端午节的早饭,我们小孩子是必须要吃咸鸭蛋的。每年春天的时候,妈妈都会精心挑出绿壳的鸭蛋,清洗后放入一个小坛子里,加入适量的盐,然后用一块石头盖住坛口。咸鸭蛋主要是为农忙时节繁重的农活准备改善伙食的。端午节的前夕,妈妈会从小坛子里摸出几枚鸭蛋,煮熟后用红绳系住,吊在家中的水缸里。端午节的早上,我们小孩子一人一个。据说这样小孩就能避凶化吉,远离水祸。妈妈每年端午节都会这样做,而且仪式感极强。但我们往往着急去看龙船,常常囫囵吞枣地吞下,还抱怨鸭蛋太咸。在我们跑出门之前,妈妈常不忘在我们的裤袋里装上几把炒熟的蚕豆。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妈妈给了我们她能给的全部的爱,虽然她的爱是那么普通,甚至有点卑微。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四)"挂红"

所谓"挂红",就是由于家中有重大的喜事,如建新房,添丁或孩子考取高等学校成为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或由于往年对"老龙"许愿的实现,人们会买上几尺红布、两条烟等向"老龙"表示感谢。"挂红"有约定的仪式。首先把红布系在长长的竹竿上,然后放鞭表示迎接。这时龙船会划过来,并在附近表演划一个大圈。接着龙船会靠近挂红的人,取下竹竿上的红布,挂红的人会递上烟等物。妇女儿童们这时会过来抢拽龙胡子(挂在龙口下面的麻线)。龙胡子常常被系在小孩的手腕或脚腕上,据说能保佑人们平安,远离水祸。最后,挂红人再放鞭欢送,以示尊重。记忆中"挂红"的红布,会返还给挂红的人,用来给家里的小孩做褂裤,以示老龙保佑,防水祸。那红艳艳的颜色,在童年,是记忆中一团难以忘却的暖红。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五)龙船饭

龙船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是由村里或队里安排在某户人家做饭。被安排的人家是绝不会推辞的,也有主动请缨的。能为划龙船出力,这是莫大的荣幸,也是一种福气。有人负责买菜,有人负责洗菜,有人负责烧饭,有人负责洗碗。不用吩咐,大家就自发聚在一起,各司其职,有条不紊。龙船饭主要是妇女们在帮忙。这一天,男人们眼中除了划龙船外还是划龙船。傍晚时分,结束白天的热闹之后,男人们聚在一起,光着膀子,喝着白酒,吹嘘着白天划龙船的精彩,总结着得失。我们小孩往往站在父亲身边,拿个小碗,父亲常常能夹上一小撮菜放在我们碗里。到现在我都难忘那时的大锅饭菜的美味。饭后在长者的主持下,每个划龙船的人都能分到几包烟,然后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六)不想说的棕子

在童年的记忆中,端午节是和棕子没有必然关联的。那时只有城镇或城市可能才会包棕子吧!在我们老家,周围好像没有哪家舍得花钱买棕叶、馅料等包棕子的,况且也没有这些东西。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家住很远城镇的小姑带回几个棕子,当时我们都稀罕不已,觉得简直是人间美味。以后的端午节,我们也要求妈妈包棕子。可妈妈却摇头说来年吧,来年等家里有钱了就一定包。如今端午节,倒是每年都包棕子,可妈妈却真是老了。她一直病着有很多年了,我们也不让她动手包粽子了!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近几年,家乡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但端午节的氛围却越来越淡了。年轻人外出打工,有些端午节都不回家,而年老的,已划不动龙船了。前几天,我电话中问在乡村工作的哥哥,询问今年划龙船的相关事宜。他说安全是头等大事,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听后,我心中不由得无限惆怅。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的耳边仿佛又传来那"咚咚呛,咚咚呛"的划龙船的声音。

「美文」端午记事(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