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亲妈才会做的事情——端详宝宝便便,你怎么看?这里教你辨别

当妈之前,爱干净、爱漂亮,每天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办公桌上也一尘不染,因为对卫生的要求比较高,还被丈夫念叨“是不是有洁癖”。

当妈之后,别说是趴地踩水玩泥巴,就连吃饭的时候,只要宝宝一拉粑粑,立马就能撂下饭碗,细细端详。

这并不是当妈之后不讲究了,而是当妈之后“更讲究”了。因为便便是宝宝消化状况的“晴雨表”,次数、颜色、性状的变化都反应了宝宝的身体情况。只有认真观察宝宝的便便,才能及时了解宝宝吃得如何、身体是否健康,准确应对。

据说亲妈才会做的事情——端详宝宝便便,你怎么看?这里教你辨别

  • 通常,宝宝正常的便便是什么样的呢?

新生宝宝的喂养方式不同,排便情况也有明显的区别。

1. 纯母乳喂养宝宝的便便:

性状:水份多、柔软,糊状或凝乳状。

颜色:一般是浅黄色,有时会是浅绿色。

气味:带点儿酸甜味,但不难闻。

次数:母乳宝宝便便次数比较多,新生儿时期可以到每天七八次, 3个月以后“攒肚”了,就会慢慢减少。

据说亲妈才会做的事情——端详宝宝便便,你怎么看?这里教你辨别

2. 奶粉喂养宝宝的便便:

性状:便便含水量少,质地比较硬,基本成形,为条状。

颜色:通常是深黄色。

气味:无明显酸臭味。

次数:一般1-4次/天,随虽月龄增加,次数也会渐渐减少。

据说亲妈才会做的事情——端详宝宝便便,你怎么看?这里教你辨别

3. 混合喂养宝宝的便便:

便便的性状、颜色、次数基本介于纯母乳喂养宝宝和奶粉喂养宝宝之间。便便相对比较柔软,但是偶尔会掺有颗粒,呈浅黄色或者黄褐色。宝宝每天排便约3-4次。

据说亲妈才会做的事情——端详宝宝便便,你怎么看?这里教你辨别

4. 添加辅食后宝宝的便便:

性状:便便开始转变成固体状,多为条状。

颜色:一般是绿色或者黄色,有时候还会因辅食颜色而不同,例如吃了胡萝卜,便便有可能是红色。

气味:味道比较重。

次数:1-2天1次,有时候3天排1次也是正常的。

温馨提示:宝宝的便便根据身体状况、食物、月龄,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异,很难说什么样的便便一定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精神饱满、排泄正常、体重增加,大体上就不会出问题哦。

据说亲妈才会做的事情——端详宝宝便便,你怎么看?这里教你辨别

  • 如果宝宝便便出现这些异样,需警惕:

·蛋花汤样便便

基本性状:黄色、水分多、粪质少。

原因解读:可能表示有病毒性肠炎了,这种疾病多发于4个月后的宝宝。4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水分也很多,难以判断是否是蛋花汤样大便,可参考宝宝的其他情况,如果食欲正常、体重增长良好,那没有问题。

应对方法:如果宝宝便便突然变成蛋花汤样,疑似有肠炎情况,则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油珠型便便

基本性状: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不可以滑动。

原因解读: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也可能表明有脂肪吸收不良的状况,多见于人工喂养儿。

应对方法: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可以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如果宝宝大便一直是“油性”的,同时体重增长不够,应及时就医。

·深棕色泡沫型大便

基本性状: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样,带有明显酸味。

原因解读:可能是宝宝摄入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糊、谷类或奶粉中加糖过多等,并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

应对方法:如果排除了肠道感染的可能性,可以考虑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减少辅食中的淀粉类食物。

·臭鸡蛋型大便

基本性状:粪便闻起来像臭鸡蛋。

原因解读: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

应对方法:适当增加喂水量。如果已经给宝宝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暂时停止或减少高蛋白质辅食的摄入,还可以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如情况仍无好转,建议带宝宝就医。

·巧克力型便便

基本性状:大便硬邦邦的,可以在地面上滚动。

应对方法:注意观察宝宝情况,如果宝宝有服用铁剂,又没有不适,则无需担心。但如果宝宝没有服用铁剂或进食过多含铁量高的食物而出现便便呈黑色的情况,建议带宝宝就医。

·血樱桃便便

基本性状:宝宝的大便中带血,通常呈红色或黑褐色,或夹带有血丝或血块等。

原因解读:如果大便呈鲜红色,很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在直肠或肛门;如果大便呈暗红色,那就要小心排除肠套叠或坏死性肠炎。

应对方法:如无法判断,请尽快带宝宝就医。

温馨提示:以上对便便的分析和应对方法,是基于大多数宝宝的情况所得出一般日常护理建议,并不是唯一评判标准和应对方法哦。如果宝宝身体不适,必要时都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看,小小的便便居然有这么多花样,新手妈妈可不能掉以轻心哦。除了以上6种坏便便外,更为常见和令你头痛的恐怕还有便秘、腹泻问题。妈妈要正确获取宝宝发出的消化“信号”,采取对应措施,才能更好呵护宝宝小肚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