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无锡,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百年老字号面店——拱北楼

闻名无锡,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百年老字号面店——拱北楼

拱北楼面馆创办于1863年,是无锡最老的一家餐馆之一。百年老店拱北楼始创于北门外,是后来移址崇安寺的,不过它在崇安寺也有五十来年的历史了。清代晚期的无锡北门外游山船浜是个热闹所在,灯船码头上下处,紧依古运河畔是粮行、纱行、山货行等客商和四乡班船集散之处。同治二年(1863年),有位毛姓老板在浜口游弄里开设了拱北楼面馆,此后历经了六位老板,一直沿用“拱北楼”这块老招牌,使拱北楼成了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

闻名无锡,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百年老字号面店——拱北楼

历史上北门是客商、班船会集之地,该店营业独步无锡。据说清末举人杨乃武,在冤案辩白后南下途中曾到此就餐。历次战乱中,其楼几毁几建。抗战胜利后迁至市中心崇安寺。该店主营肴面和小笼馒头,价廉而味美。面汤用肉骨、鳝骨和鸡吊熬,并加甜汁,面浇头花色多。面条粗细均匀,汤味醇鲜、软而不烂、滑爽不腻,小笼馒头皮子匀薄而韧,馅心咸中带甜,卤足,属正宗无锡风味。由于崇安寺改造拆迁,搬至胜利门广场原五金站继续经营。

闻名无锡,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百年老字号面店——拱北楼

闻名无锡,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百年老字号面店——拱北楼

拱北楼的面之所以名闻遐迩,主要在于做面和吊汤有一套独特考究的做法。清末时期,拱北楼做面是将木棍插在厚皮子中央,用手臂不断跳压,一面拍上小粉,使皮子薄而不粘,而后用刀切,故名曰“跳面”或“刀切面”。1924年无锡出现了手摇面机,结束了手工拉面和刀切面的历史。但另有一说,拱北楼自设加工场做面,从1919年到1945年一直保持着刀切面的传统,1946年以后才改为机轧面。面条现轧,均匀细长,韧劲好,下锅后软而不烂,滑爽不腻,面汤用猪骨、鳝骨、鸡汤吊,放入葱、姜、盐、酒提香味,碗内加酱油、味精,并添加甜汁吊鲜头,所以拱北楼的面点成为无锡一绝。

闻名无锡,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百年老字号面店——拱北楼

拱北楼最出名的就是鸡汤银丝面,银丝面的捞面是非常有讲究的。“一双捞面的筷子要1.1米长,捞面都要抖三抖。一锅子的面要有不同的软硬,好适应顾客们汤、拌、健、烂的不同需求。”“还有用来做银丝面的面粉也跟普通的面粉不一样,制作过程中还要加入碱水以增加韧劲,又加入鸡蛋清使之更加顺滑。就算用机器轧面,也要比一般面条轧的遍数多。”银丝面端出来还是传统的样子——清汤、细面、零星蒜叶。

闻名无锡,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百年老字号面店——拱北楼

拱北楼里,早、中、晚三餐,全天供应。吃客满堂。里面的老年人居多,一般还带个孙子孙女,气氛非常和谐。拱北楼的价钱也非常公道。本市、外地人士,有机会应该去尝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