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要篡奪皇位,只有他一人反對,後來和尉遲恭一同作為門神!

秦瓊是李世民一家的恩人,他歸入李世民賬下後,往往都出陣於兩軍之前,是一個悍將勇將,大小戰役上百,為人也算是忠勇,要說他們之間的關係,還真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當時李世民想要篡奪皇位時候,只有秦瓊一人是反對的。

李世民要篡奪皇位,只有他一人反對,後來和尉遲恭一同作為門神!

首先,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怕建成和元吉化成厲鬼索命,所以讓尉遲恭和秦瓊作為門神,而尉遲恭又是李世民的心腹愛將,所以推斷得出秦瓊是受到唐太宗重用的。 其次,凌煙閣功臣也是秦瓊死後5年的事情,而唐太宗還能記住他的功勳,可見對其是看重的。再次,秦瓊死後陪葬於昭陵,並且在其墓前立石人石馬,這可是少有的待遇啊。

李世民要篡奪皇位,只有他一人反對,後來和尉遲恭一同作為門神!

綜上所述,就是人們對於秦瓊受重用的看法,這本身並沒有錯,也說得過去,可是政治卻並非一言兩語,幾個事例就能說明道清的,我反而從有些事情中得出的結論是,李世民對於秦瓊要分兩個階段來看,一個是玄武門之變之前,和政變之後。

秦瓊,雖然曾經投入了很多的勢力,可是其人卻是正直剛正的,而且他勇猛彪悍,所以受到李唐皇室的看重,秦瓊是效忠於李唐王朝的,其次才是他李世民,要知道秦瓊可是被冊封為“上柱國”的,而唐高祖李淵也是極其精明和任人唯賢的偉大君王,他駕馭群臣和識人用人都堪稱為一絕,他如此看重秦瓊,不僅僅是因為其勇猛,相信更多的是其忠誠,政治中的權利角逐,往往先考慮的是忠心而後方是才能。

李世民要篡奪皇位,只有他一人反對,後來和尉遲恭一同作為門神!

玄武門政變之前,據傳秦瓊是非常反對的,後來才有了李世民將其調出,未有直接參與政變,如此危急存亡的時刻,李世民要的是絕對的支持,而不是模稜兩可的回答和直接的反對。也就是說秦瓊在政變中是保持中立的。

後來李世民贏得了政變,而在此中,李世民也差點險死還生,不過終究還是有驚無險,對此李世民有政變成功後的驚喜,卻也會有政變中差點死去的後怕,而這定然會找一個發洩口,無疑秦瓊是一個很好的戰力,卻沒有能為他所用,不過李世民是有胸襟之人,也知道政變之後穩定方是長遠之策,所以他氣過,恨過,卻也原諒了。

政變之前的李世民和秦瓊有著一道隔閡,卻不顯見,兩人也是惺惺相惜;政變之後,李世民對秦瓊有些說不明的感覺,可是唐太宗連魏徵都能重用的寬仁胸懷決定了對一直都追隨,且立下赫赫戰功的秦瓊也能放下微微成見。

李世民要篡奪皇位,只有他一人反對,後來和尉遲恭一同作為門神!

秦瓊是一個將才卻並不是一個帥才,勇武有餘,卻統帥不足,後來唐太宗對政變功臣的分配是秦瓊食邑700戶,並不算高,也不算低,也算是對其的肯定吧。而至於其凌煙閣最後一名,我們並不能因此就說排名決定了什麼,因為這只不過是一種出於對功臣肯定和紀念的意義罷了,要知道徐茂公如此帥才也只不過是排名在秦瓊前面一位罷了,所以排名說明不了什麼。

不過話又說回來,24功臣中,秦瓊早死,政變之後,幾乎就沒有再立下什麼功勳,因為傷痛而長期臥病在床,最終逝去,唐太宗將其列入凌煙閣末名,是對其多年並肩作戰的欣賞和認可,同時也是對其的一種不釋然,一種無奈和猶疑的情感。

李世民要篡奪皇位,只有他一人反對,後來和尉遲恭一同作為門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