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传媒大眼导读

近期以来,确实有种法医剧应接不暇的感觉,从国产剧《骨语》用截肢、性虐、谋杀抛尸等重口味镜头攻占观众的心灵防线,到同一题材的日剧《非正常死亡》开播后直接拿下豆瓣9.2的高分,还有《法医秦明2清道夫》也在近期发布了定档信息和最新预告片……胆大的亲们,要不要储备几部这样的“降暑剧”败败火?!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作为悬疑剧的一个分支,法医题材剧的故事可供编剧发挥的空间往往很大,不仅紧张的节奏与重口味画面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确实催生出一大批优质作品。美剧有《识骨追踪》《疑犯追踪》,日剧有《临场》,国内剧有《法医秦明》《白夜追凶》等。

然而随着法医剧水准的不断提升,观众对剧情的挑剔度也与日俱增,如果仅凭一招鲜吃遍天的老套路,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高品质法医影视剧=惊悚画面+严密推理+专业知识

直到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法医题材剧,之所以能够走红,重口味+强视觉冲击力画面可谓是功不可没。但真正好的法医剧,往往需要“硬实力”过关,悬疑题材的“刚需”条件是具有烧脑、逻辑清晰的推理案件。

即便那些听上去高(听)大(不)上(懂)的理论,也必须经得起推敲。“血腥真实的视觉冲击力,再搭配紧凑无尿感的快速剧情,无疑成了法医剧走向成功的标配。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如剧情辨识度极高的美剧《识骨寻踪》,号称剧中案件全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有尸体都是被敲碎,但人类学家Dr.B必须在骨头上找线索,以求尽管找到蛛丝马迹。剧中尸体效果确实逼真,每次都给观众不一样的观感。

另外,该剧集结了法医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刑侦学、人体工学、美学等众多领域的大咖协同作战,每块骨头都是一道烧脑题,称得上是断案剧中的《复联》。

当然国产法医剧里也不是没有精品。港剧《鉴证实录》系列算是早期的优质法医剧,后来又有了《刑事侦缉档案》《仁心仁术》,到内地剧《重案六组》系列算是将这一类型剧彻底推向了大众视野。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而《法医秦明》的出现,使得国产法医剧逐渐开始具备美剧的制作水准。血腥的画面,让很多观众抱着“要看赶紧看,这个尺度说不定就要下架了”的心态追剧。

由于某种限制,国产法医剧往往重法医抽丝剥茧的过程,而弱化了推理部分,但这就很容易让剧情出现骨肉分离的效果。《法医秦明》最大的bug,是推理和常识上漏洞百出,法医摸完尸体不洗手就马上摸鼻子、摸眼镜,解剖尸体时甚至不做任何防护,这些都是被观众广泛诟病的地方。好在神通无限的冷面西装哥张若昀,还是靠颜值分多少拉升了剧集的观众缘。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另外,剧情设计与服化道的相对粗糙,也是国产法医剧的硬伤。比如说,被整体拉低质感的《骨语》,加之大量的案情罗列又没有过于精彩的分析,节奏虽变快了,但推理却沦为蜻蜓点水,因此充满“堆砌感”的案件也给人一种索然寡味之感。

此外,女主的辨识度也相对较低,至于男主在剧中的人设嘛……几乎没有看到他的任何分析能力。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虽然《骨语》中“黑色大丽花”案件有模仿《法医秦明》的痕迹,但bug重重又缺少后者的主角光环,导致剧情相对失衡。对比《嗜血判官》、《不死法医》、《非自然死亡》等高分剧,国产法医剧确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考虑女性受众的观感,剧集性别倾向从男主转向女主

从早期的《暗黑者》《心理罪》,到去年的《白夜追凶》与《无证之罪》,这些硬汉派作品不仅填补了悬疑影视剧的长期空白,也着实让观众过了一把瘾。

法医剧的主角基本聚焦于男性,无论是古装剧中的法医宋慈,还是现代剧中的冷面法医,几乎都是一水儿的男性角色。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基于这一普遍规律,日剧《非正常死亡》与国产剧《骨语》算是在性别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二者均挑选女性作为剧集的主角。只是日剧中的女主依旧延续了“高颜值”的甜美型角色,而《骨语》中的女主则一头短发,重在凸显女性的干练与冷静。

主角性别上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法医剧在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后,开始考虑女性观众的感受了。随着硬汉镜头的逐渐“软”化,女法医时代已全面到来。据统计,《骨语》的女性观众占比达到了59.5%,且年龄多集中于19-24岁。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不同于早期网剧“追求猎奇”的特点,以女性为主角的法医题材剧往往在画面尺度上相对弱化一些,更倾向于向观众展示普世真理。和许多悬疑推理剧不同,法医题材的案件发生后,受害人尸体摆在眼前,如何让女主把时间线向前倒推,引领观众理解整个案件发展就成了重中之重。

日剧《非正常死亡》就在法医推理的基础上加大了人文关注的情怀,扮演女主的石原不仅圈粉无数,还让剧情多了一层日剧式的温情,通过推理来反映尖锐的社会问题。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顺便插一嘴,剧中女主解剖完尸体后,就在更衣室里大吃特吃天妇罗盖浇饭的画面,让看完尸体后再看炸虾的网友们纷纷表示已经不知所措了……看来日剧的吃文化还真是可以贯穿在所有的影视题材作品中。

从猎奇剧到良心剧,法医剧成为爆款网剧收割机的路还很长

曾几何时,悬疑剧还属于小众题材。但随着网剧的全面兴起,这一小众题材也被视频网站玩出了新花样,其中的法医剧尤为如此。

对于看惯了诸如《CSI》、《Bones》、《Dexter》《识骨追踪》等美剧,且对《鉴证实录》、《刑事侦缉档案》、《洗冤录》、《法证先锋》、《法医秦明》等港剧如数家珍的观众来说,口味早已被培养得越来越刁钻。

如何从猎奇剧转为良心剧?显然不是走走形式就能实现的目标。而类似《骨语》这样的国产作品,虽然点击率勉强过关,但各方面却远未达到经典法医剧的水准,成长空间还是蛮大的。

至于即将上线的《法医秦明2清道夫》,尽管有第一部的口碑打底,但历经大换血后的演员阵容,还是让人着实为其捏了一把汗。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对于国产法医剧而言,与其追求奇巧故事和重口味画面,不如真正静下心来深耕剧本,尝试开拓出更多的人物设定,全方位增强故事本身的戏剧张力。如《不死法医》中结合科幻元素将法医人物设定为长生不老人,就显得创意感十足;《嗜血判官》中的精分主角披着美漫的光环,白天工作、晚上救人……

这些趋于多样化的题材优势,无疑能够更有效地抓住网络时代年轻受众追求猎奇、感官刺激的心理。在这一点上,国外的成功案例足以为国产剧带来更多的启示。想要满足观众日益刁钻的多重口味,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才是其亟待提升的核心环节。

最近这拨法医剧比空调降温还快,让你瞬间解暑、冻c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