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二十一——身处逆境仍执着向前的教育家杨公骥

「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二十一——身处逆境仍执着向前的教育家杨公骥

关注“方志河北”我们一起涨知识

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东与衡水接壤,南与邢台毗连,西与山西省为邻,北与保定市交界,距北京270公里。石家庄市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禹贡》记载,夏禹时期为冀州地。春秋时期域内先后建有鲜虞国(都城在今正定新城铺一带)、鼓国(都城在今晋州城西)、肥国(都城在今藁城区城西南城子村一带)。战国时期鲜虞人建立中山国(都城在今平山县城北下三汲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属巨鹿郡(郡治今巨鹿县)。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恒山郡(郡治今元氏县西北)。石家庄历史上名人辈出,处处都有名人的足迹。本期重点介绍近现代人物。

「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二十一——身处逆境仍执着向前的教育家杨公骥
「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二十一——身处逆境仍执着向前的教育家杨公骥

杨公骥先生

杨公骥(1921—1989),原名公忌、正午,后改名振华,正定县人。1937年,入武昌中华大学。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曾任文化教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张家口宣化新华炼钢厂工会工作。1946年秋,调赴东北解放区,任佳木斯大学教授,同时担任中文、历史两系教研室主任。1948年秋,主持发掘吉林市西团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发表《报告书》,除公布西团山人的“头骨示数”和出土物的品属外,还将西团山发掘出的与古代黄河流域型制相近的陶鼎、陶鬲制成图版予以公布。郭沫若读后称赞“这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学术性的文字……,旧时人习惯视关外为化外,日寇更有意特殊化,把各种出土古物隐匿歪曲,我们现在应该尽力根据地底事实打破这些观点,应该强调关内关外在史前就是一家”。以后中国考古学界根据西团山出土物的特征,将它视为与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一样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因而定名为“西团山文化”。《报告书》曾被苏联、日本转译介绍。1949年,东北大学迁至长春,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他先后任教授、文学教研室和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图书馆馆长、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1953年,被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5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先后任中国作协沈阳分会理事、作协吉林分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77年后,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社会科学战线》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81年,被任为首批文科博士研究生导师。

「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二十一——身处逆境仍执着向前的教育家杨公骥

1943年后,他便受到冤枉,长期处于逆境,历经坎坷,但革命之志从未消弱,热情执著地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问题”得以澄清,组织上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党龄从1938年算起。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旁及考古学、训诂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哲学、文艺学、民俗学等各方面,治学严谨,注重资料的考证,并善于提出自己新的论证与注释。从1948年开始写《中国文学史》讲义,这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系统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著作,1951年写出第三稿,经中央教育部介绍推广给各院校。此外,他还著有《中国原始文学》、《周代诗歌》、《中国小说史》等著作。

1989年逝世,终年68岁。

「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二十一——身处逆境仍执着向前的教育家杨公骥「志载冀往」河北人物传石家庄卷之二十一——身处逆境仍执着向前的教育家杨公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