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銀幣宣統三年曲須龍簽字角度錯版

從光緒末年,清政府就開始鑄造“大清銀幣”了。首先是戶部和湖北省開始鑄造“大清銀幣”。當時,各省銀元局幾乎是獨立的,銀元在重量和成色上不一致,其流通也有地方侷限性。為此,清政府於宣統二年(1910年)四月頒佈了“幣制條例”。首先,定銀元為國幣,並規定以“元”為單位,每枚銀元重為七錢二分,成色:90%。接著並改革銀兩制度,停止各省自由鑄造,將鑄制權統一收歸中央政府。隨即,當年(1910年)就試鑄了一批統一的“大清銀幣”。面值有:(壹圓,伍角、貳角,壹角,伍分)共五種,其中 “壹圓”,“伍角”面值曾少量發行過。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始鑄於公元1911年,為天津“度支部造幣總廠”鑄制。宣統三年大清銀幣當時鑄有多種版別式樣。如:《長鬚龍,短鬚龍,大尾龍,反龍,曲須龍》等,其中進入流通領域的只有“曲須龍”一種。而進入流通市場的“曲須龍”細分有又二種。一為幣背面下方英文“ONE DOLLAR”(R)後下有點,二為(R)後下無點。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曲須龍簽字角度錯版

藏品名稱:大清銀幣宣統三年曲須龍簽字角度錯版

類別:雜項

規格:重:27g,直徑:3.8cm

此幣正面珠圈外左右各鑄一“大菊長枝葉”紋,珠圈上鑄滿文“宣統三年”,珠圈內鑄漢文“大清銀幣”四字,下鑄“宣統三年”四漢字。背面外圍鑄“蟠龍“紋飾,中間鑄“壹圓”二字,下鑄英文“ONE DOLLAR”。而且此幣的話還是角度錯版,反面龍頭往左方向傾斜,目前像大清宣統三年簽字版角度錯版的可以說是有價無市,存世量最為稀少的銀幣。宣統三年大清銀幣“簽字版”只限“曲須龍”一種。傳世有三個版別,一為陽文簽字:“GIORGI”(屬“喬治”第一款簽字),意為“喬治”,在背面邊緣8點鐘位子;二為陽文簽字:“GIORGI INC”,意為“喬治公司或喬治雕刻師”,也在背面邊緣8點鐘位子;三為陰文簽字:“L.GIORGI”,意為“魯.喬治”,此簽字在幣正面邊緣8點鐘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