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風沙,一往直前

“有人問,當了一年扶貧隊長,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我說是感動!許多難忘的人和事,一直感動著我,溫暖著我,讓我繼續前行…… ”

2017年3月,我被選派到湖南懷化新晃侗族自治縣禾灘鎮禾灘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長。接到任務後我感到責任重大,心想既然組織那麼信任自己,就竭盡全力幹好,和群眾打成一片,帶著真感情來扶貧吧。

剛駐村,我們就到貧困戶姚木興家走訪,隔壁一棟樓人去屋空,歪七扭八的房屋破爛不堪,再無炊煙升起。“這是誰的房子?”“她家沒人住了,戶主叫姚小月,60多歲死了老伴,就到中寨鎮一個村裡幫人守屋去了。兒子精神不太正常,也是常年不見人影。”姚木興的回答,不禁引起了我的擔憂。

無論風沙,一往直前

彭隊長幫助貧困戶插秧

時隔不久,我們又來到一個叫吳元姜的貧困戶家裡。我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屋門口一條巨大裂縫,外沿向外坎傾斜,隨時都有崩塌的危險。“我帶你看看後面。”來到屋後,他指著一扇有泥土痕跡的房屋板壁說:“就上個月的一個晚上,我和老伴剛睡不久,突然一陣嘩啦嘩啦的聲響撞擊著屋板壁。我推醒睡著的老伴,並拉她往房外跑。原來屋背後發生了塌方,泥土石塊撞擊板壁衝進房裡。幸虧跑得快,不然命都沒了。”我的心一下又沉了下來……

我們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對禾灘村802戶進行了逐一摸排,把吳元姜、姚小月等這樣的納入了危房改造戶,識別進入貧困戶名單。如今,全村像他們這樣的13戶危房戶都已享受了國家扶貧危房改造或易地搬遷政策,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磚房裡。“感謝政府感謝黨,我家住進順心房!”吳元姜新房上的新春對聯樸實無華,但情真意切。

在東莞打工的小夥子姚火斌,回家過年,做夢也沒想到,一條4.5米寬的水泥路就像從天而降,“擺”到了他家門口。“真的想不到,年初出門打工,要走上兩個小時的泥濘路才能到達有水泥硬化的公路上。現在,開車只要十五分鐘就可到達,太方便了,真的感謝黨的政策。”他把照片發在朋友圈,迫不及待地向朋友展示:“一夜春風,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吹進了山村,路不再坑坑窪窪,鞋不再掛滿泥沙!”沒想這小子平時不善言辭,估計怕是人逢喜事才腦洞大開。

一年來,通過扶貧,黨和國家在交通、飲水、產業、醫療、教育等出臺扶持政策,加上對口單位大力支持,幹部傾心幫扶貧困戶,禾灘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人人安全飲水,通組公路全部硬化,村集體經濟從1萬元一躍達到12萬元,貧困人口從645人減少到32人!順利通過脫貧驗收。扶貧工作被省聯點督查組發文表彰,更是得到了國家扶貧辦暗訪組的肯定。

無論風沙,一往直前

學生們走在新修的道路上

扶貧受益的不僅僅是禾灘村,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國家蓬勃發展的力量。這片熟悉的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就是中華大地上欣欣向榮景象的縮影。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為其艱難,才更顯勇毅;為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貧困戶姚運福,今年18歲,患有癲癇。他的母親在他一歲半時便離家出走了,從此音信全無。父親也在三年前因腦癱不幸去世。找到媽媽,這是給他送去再多的物資也彌補不了的藏在他心裡的最大的心願。而他的心願是等到他長大了,要把媽媽接回來盡兒女的孝道。真不敢相信這是出自一個心智不全的少年之口。

無論風沙,一往直前

姚運福與他的母親

貧困戶姚某義因腰椎間盤突出,如今兩條腿全部萎縮,別說幹農活了,走路都很吃力,還有一個讀高中的女兒。這樣的家庭,扶貧工作怎麼開展?僅僅依靠政策兜底是遠遠不夠的。瞭解了姚某義的家境後,單位領導啟動了親情扶貧模式。看到女兒春梅沒有書桌,領導默默看在心裡。第二天,他便將一套嶄新的書桌椅送進了春梅的臥室。國慶期間,領導還帶著家眷專程到他家看望。

無論風沙,一往直前

春梅去年進入高中讀書,扶貧工作隊落實國家教育助學扶貧政策,使她每年可獲得4500元的扶貧補助,還聯繫某慈善協會,資助直到大學畢業……

民以食為天。進入臘月,這年前的準備,多圍繞這食字而忙碌。而殺年豬吃泡湯又是鄉民們最重要的飲食活動了。吃泡湯,是主人用剛殺出來的新鮮豬肉置辦的酒席,熱情好客的主人誠邀四鄰及近親好友,共享泡湯肉,同慶豐收。

“彭隊,你幫我們發展了產業,豬養肥了,快到我家吃泡湯!”我被鄉親淳樸好客的熱情所打動,欣然應允。只見整個院子一派熱鬧。與鄉親圍坐火爐,看著他們幸福的笑臉,吃著熱氣騰騰的泡湯,算著今年的收入,暢侃彼此感情,聊聊明年打算。相信你和我一樣也是醉了。

鄉親們這種鄰里和諧,團結協作,有福同享的精神不正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寫照嗎?

無論風沙,一往直前

圖右一 / 彭隊長

農曆臘月二十五,週末。村民姚大海叫我去他家坐坐聊聊天,並讓我一定要來,推辭不過,只好答應。快到他家時,我大聲叫他的名字,沒想到住他家屋坎下的長兄出來了。“彭隊長,你來了?快進屋到我家吃飯。”我說是去你老弟家。“沒事,我家也是他家,叫他也來就是了。”不由分說被他哥推進屋裡上了火鋪。一陣忙活,竟然燉有土雞、水煮魚和紅燒豬蹄。快吃飯時,姚大海忽然帶著幾個貧困戶一齊湧進屋裡。“聽說你來了,他們都要來敬你一杯酒,感謝你為扶貧做了那麼多事!你出隊那天,大家商量好了,要敲鑼打鼓送你!你要是偷偷離開,就跑到你單位去!”我端著酒杯,一顆淚水混入酒中,一飲而盡……

扶貧日子裡,幫村民銷售農產品、插秧打穀、操辦紅白喜事、攀窮親結對子、聯繫志願者義診、文藝演出、捐贈愛心物資、拍第一張全家福……當他們露出那一輩子都少見的真心笑容時,做這種扶貧扶志又扶心的快樂工作,我覺得,自己也被“扶貧”了。

無論風沙,一往直前

閒來無事,我把扶貧工作中發生的點點滴滴用照片和文字製作成一個駐村幫扶“曝光”臺,掛在扶貧辦公室牆上,在笑著向人們講述著禾灘村的昨天和今天。

一年的精準扶貧,是我人生最值得回味的時光,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品味和感激。這份珍貴我將永遠收藏在人生的書籤,適時溫暖自己,也做我人生路上的燈盞,無論風雨,一往直前。



湖南新晃宣傳文旅+

監製:中共新晃縣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