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伪装者:靳东扮演的明楼原型,辗转五方的王牌特工

《伪装者》这部电视剧已经播出有一年多了,剧情跌宕起伏,每一集都为明氏三兄弟捏一把汗,扮演者靳东、胡歌、王凯、王鸥也都是新一代的优秀演员,将剧中每个人物角色刻画的栩栩如生。其中靳东扮演的明楼更是一人肩负三重身份,表面是汪伪政府要员,与日本人和汪曼春等叛徒周旋;第二重身份是军统特工情报科科长毒蛇,获得军统的一切行动计划;第三重身份是真实身份,中共地下党上海站站长眼镜蛇。

真正的伪装者:靳东扮演的明楼原型,辗转五方的王牌特工

电视剧中明楼这样一个身份错综复杂的人物,都已经让人敬仰三分,然而明楼的真实原型竟然真的存在,并且他比明楼还要厉害,身份更加复杂,当时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重身份,可谓真正的王牌特工。他就是袁殊。

真正的伪装者:靳东扮演的明楼原型,辗转五方的王牌特工

民主革命时期,国内国外政界形势动荡不安,出现了很多组织和党派,我们主要来介绍介绍与袁殊有关的一些组织和党派。

第一就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和日本侵略军侵占的地区组织了一批精英,秘密地进行革命活动,通常称为地下党。

第二就是与共产党争权夺位的国民党派,其中包括军统和中统两大特务组织。其中军统是在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戴笠之后由毛人凤继任。而中统是由国民党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领导的全国性特务组织。

真正的伪装者:靳东扮演的明楼原型,辗转五方的王牌特工

军统戴笠

第三是汪伪国民政府又称汪伪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以汪精卫等投靠日本的中国国民党成员为首建立的政权,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名,实际上则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扶持的傀儡政权之一。

真正的伪装者:靳东扮演的明楼原型,辗转五方的王牌特工

汪精卫

第四是青洪帮,是青帮与洪帮两大会门组织的简称。因这两帮之间确有同源关系、互相渗透关系,所以社会上常常合称青洪帮。在旧中国,各种黑帮猖獗一时,青洪帮是最为出名的黑恶势力之一。

真正的伪装者:靳东扮演的明楼原型,辗转五方的王牌特工

青洪帮杜月笙

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从1931年10月到1945年10月,袁殊以多重身份从事中共地下情报工作长达14年之久。袁殊的多重身份大致分为七面:中共地下党、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青洪帮、国民党中统、国民党军统、日方岩井机关、汪伪。具体如下:

中共中央特科成员(此为秘密身份,中共特别党员,也是货真价实的中共中央特科特别情报人员)

国民党中统特工

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

1935年,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再次遭到破坏,袁殊一度与之失联。1935年春,袁殊由于种种原因通过夏衍与蔡叔厚取得了联系,当时蔡叔厚已经转到了远东情报局工作,袁殊也是情报局需要的人才,于是,袁殊的关系被转到了远东情报局。然而同年“怪西人”案爆发(“怪西人”其实是第三国际远东情报局负责人华尔顿),袁殊暴露了自己的中共党员身份。在军统的审讯下,袁殊供出了著名左翼学者、中共党员夏衍和左翼电影明星王莹。但他除了称自己参加“中统”的内情外其余一概不说。由于从两人口中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再加上顾虑到袁殊与吴醒亚的特殊关系,同时又害怕得罪日本人,国民党便通过法院判了袁殊两年零六个月。袁殊先在南京模范监狱服刑,后又被转入湖北反省院。后通过其父袁晓岚的关系,在各方营救下于翌年春提前出狱(坐牢仅八个月)。出狱后,袁殊在妻子马景星陪同下再次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历史系留学一年,做清水泰次教授的研究生,有时也向避难在那里的郭沫若学甲骨文,同时继续与岩井保持关系,并接受日本外务省的情报津贴。

袁殊的变节行为让潘汉年对他的忠诚度产生怀疑。1937年,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回国前,袁殊冒险买下了十几张详细记载日驻军及兵力部署的地图,作为再入中共的“献礼”。1937年6月,潘汉年恢复了与袁殊的情报工作关系。

青洪帮骨干成员

1937年4月,为了加强自身的保护色,开拓情报来源,袁殊加入了青洪帮。先拜青帮“大”字辈的曹幼珊为师,与杜月笙、黄金荣平起平坐“通”字辈,后拜洪帮“五圣山”开山山主向松坡为师。

国民党军统特工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急于找一些“日本通”,来了解日本的军政动态。听说了杜月笙的推荐后,戴笠亲赴袁殊家中,请袁殊参加军统,从事对日工作。袁殊请示潘汉年,在潘汉年的认可之下,中共又多了一个情报来源。当时袁殊由戴笠亲自任命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将一份份重要的战略情报从敌人的心脏发送到了延安。

日方岩井机关

汪伪政权高官

由于袁殊和日本人关系良好,这让他又成为多方势力争夺的“红人”。很快,汪伪政府也抛来了橄榄枝,任命袁殊为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教育厅长、“清乡委员会”政治工作团团长、镇江公署主任兼伪保安司令等诸多要职。

真正的伪装者:靳东扮演的明楼原型,辗转五方的王牌特工

袁殊

新中国建立后,袁殊辗转到北京李克农的情报部门担任要职,负责做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但不知内情的人总觉得袁殊是个“投机分子”。袁殊不免会遇到许多文化界熟人,解释既往无异于自我表白,更何况还有组织纪律。对于自己真实情况的难言之隐,袁殊确实有过“苦情”。

1948年在大连,袁殊遇到丁玲等人,他不无感慨地说:“你们都成为革命名人了,我倒成了反动分子”。丁玲回答说:“我们了解你。”

1954年,身穿解放军军服的袁殊在前门附近与老熟人聂绀弩不期而遇,袁殊热情地打招呼,不想聂绀弩却投来鄙视的眼光,冷冷地说:“你现在又穿上这身服装了?”面对类似的异样目光,袁殊无法解释。多年后,还有人以袁殊一米五多一点的身高和熟练的日语污蔑他,“一口纯熟的日语,极似日本人,侏儒其形,诡计满腹”。

真正的伪装者:靳东扮演的明楼原型,辗转五方的王牌特工

袁殊

1955年,潘汉年被定为反革命,没几天,袁殊被捕,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正值文革,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期满,被押送到农场劳改。他的妻子1968年因受恐吓,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未遂,后离家出走,从此下落不明。1980年,袁殊被释放,却仍无自由之身,行动亦受限制。他曾向组织提出前往日本或香港安度晚年,却未被允许;1982年8月2日,潘汉年被平反。 8月29日,潘汉年获得平反后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对袁殊案也作出判决,要点如下:一、撤销1965年判决;二、宣告袁殊无罪。同一天,公安部、中央调查部对袁殊的政治问题作出了复查结论:确认袁殊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的事实,恢复了袁殊的中国共产党党籍。至此,英雄之名才得以承认。

1987年,袁殊病重,精神也极为紊乱,时常号陶大哭,同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作为常人不得不佩服袁殊的有胆有谋,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心志如铁,最让我惊讶的是他即使含冤入狱,仍然在狱中坚持读书写作,留下了关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地下社会的珍贵资料以及敌后情报工作大量经验。向英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