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良渚人被黃帝征服,如何在春秋時期重新崛起?

李-小米

這個“良渚人被黃帝征服”到底是從哪看到的結論,我不知道,而“良渚人在春秋重新崛起”卻比較有意思,牽引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卜於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遷侯於宜。錫〔賜〕鬯一卣、商瓚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錫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錫在宜王人〔十〕又七裡。錫奠七伯,厥〔廬〕〔千〕又五十夫。錫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夨揚王休,作虞公父丁尊。”
(注:省略號為不可釋讀)

這段銘文來自下面的出土青銅器:


「宜侯夨(cè)簋」出土於江蘇鎮江市丹徒區大港鎮煙墩山,從今天的浙江杭州良渚遺址到江蘇鎮江大約就是200公里左右,看起來似乎和良渚古國有密切關係,但是年代上看,卻相差得很遠——康王時約2900多年前,而良渚文化最晚的年代也有4000年前。

然而,有意思的是,這個叫“夨”且被分封到了“宜”國的諸侯,他的本名是“虞候”——和近幾年被認為可能存在的「虞朝」同名。

說道「虞朝」的話,先秦史籍大量記載著這個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朝代,特別是荀子的記述“虞、夏曆兩千餘歲”——可以說,很明確的表示了虞朝的地位和歷史

古代「虞」「吳」又同音,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將璀璨的良渚遺址稱為“虞朝”/虞國。


對於《宜侯夨簋》的考據,郭沫若、唐蘭二先生認為:

“夨就是周章,也認為“夨”可能是周章的弟弟——虞仲。總而言之,都對銘文中提及的高級別賞賜予以肯定(酒一卣、圭瓚一陳,紅色弓一張,紅色矢一百,黑色弓十張,黑色矢一千。賜給你土地,包括川、田地和宅邑。賜給你人口,包括王人、和庶人。超過了後來為周室立大功而被封諸侯伯長的晉文公),認為被封者的身份很高,推測應為周王室成員”
又有云:“康侯改封在衛而稱衛侯,叔虞封在唐而稱唐侯也。因此宜侯與虞仲的關係很明確。是宗子轉封外地的關係”。

“宜國”的所在之地,曾經是吳國的都城範圍,關於吳國,正史的記載是:

《史記·吳太伯世家》:“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歷史上著名的“泰伯奔吳”。

如果按照《史記》的記載,吳國的開國國君應該是奔吳的周太公之子太(泰)伯,而且他的身份是在武王伐紂後才被追認的,那個時候的吳國國君已經是他的後代周章(或是周章的弟弟虞仲)——也就是郭、唐二位大家疑為這“宜侯夨”的這個人。

但是,根據銘文來看,這個原本是“虞侯夨”的“宜侯夨”他本身就是諸侯,並不是一開始就在江蘇丹徒的,而是被改封的。
這樣一來,就牽引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夨”的故國“虞”到底在哪?

依答主看來,“夨”的故國“虞”毫無疑問就是原“虞朝”——也就是良渚古國的某一個地方。

“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卜於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遷侯於宜。”

“武王、成王伐商圖”——武王伐紂的路線這裡可以不用理會,成王那一次才是重點,是次伐商毫無疑問指的就是周初新立後紂王之子武庚與周朝宗室管叔、蔡叔、霍叔勾結策動的“三監之亂”。

在這次的平叛中,周公率領周師精銳從成王二年開始足足打到成王五年,滅了數十國才平息叛亂,其主戰場就在山東半島與蘇州北部——這就是《宜侯夨簋》的“成王伐商圖”。

康王把“虞侯”改封到“宜”國,應該是從浙江調他北上去幫忙鎮守“三監之亂”後還存在的“殷頑”——也就是直到康王與穆王時期還能威脅西周王朝統治的“東夷”(史書記載,成王后,西周王朝與東夷及“殷頑”的戰爭還在繼續,反反覆覆打了幾十年):

因此,“虞侯夨”才會得到這麼高的賞賜,不僅賞賜了他豐厚的物品,還給了武器(弓)以及“王人(文臣武將)”、“庶人”(勞動力)——等於幫他重新打造了一個國家!

周天子對“虞侯夨”如此委以重任,可想而知他的地位與周王室的關係絕非一般,側面印證《史記·泰伯奔吳》的可能性。
“宜國”一直到公元前589年(東周定王時期),才為吳王壽夢所滅。

無風即風

針對這個問題,有幾個疑點需要考慮:

(一)良渚文化的是否有北向、西向進入山東半島和中原地區。
(二)黃帝時期的勢力範圍是否真的到達長江流域,並進行有效統治。
(三)新時期時期的古人在融合和互動方面到底有多頻繁。
(四)先有良渚文化才有良渚人擴散,還是先有該類人擴散才有良渚文化。

這些問題沒理清楚,根本無法斷定黃帝征服過良渚。

從目前遺存的文獻記載和傳說可知,黃帝部落在發展過程,先後融合了炎帝部落,戰勝蚩尤部落,獲得中原地區的統治權,而這個統治勢力似乎與目前考古發現的龍山文化匹配性最高。

龍山文化,廣泛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是青銅和石器混用的時代,我們可以簡單推測這個時期距離夏啟家天下不會太遠。

由此再往上追溯,是彼此獨立而分散的文化點或面,顯然在龍山之前,中原及周遭存在很多同等發達水平的獨立勢力,他們是進入東亞的同一古人類的不同分支。

根據復旦大學對考古遺址發現的古人類Y染色體單倍群的研究,中國大地上大概分佈有三支古人類,分別是O1、O2、O3單倍群,他們在更早之前都是屬於O-M175。

從圖中,我們簡單的認為處於西北地區的古人類為黃帝為代表的華夏,基因為O3為主,位於東部以良渚為代表的夷越則以O1為主。

黃帝部落所在的華夏在入主中原之後,逐漸驅趕其他異族,以至於O3最終佔到今日漢族的五成以上。

但這個結果確實經歷了漫長的五千年,才最終達到。

然而就在兩三千年前,中國的東南還分佈有人口眾多的百越(吳越、揚越、甌越、閩越、駱越等),南方也有南蠻,西方是戎,北方是狄胡。

吳、越兩國自然是百越中的一部分,因受晉國、齊國影響,相對開化,他們原先只不過是被強大的中原華夏勢力逼到四維而已,當修養之後,學到中原的文化,自然也可以入主中原問鼎天下。


以今日各地漢族的DNA數據,其實良渚為代表的O1基因仍有廣泛分佈,特別是吳語、贛語和閩語區有。

顯然,良渚人並沒有消失,他們可能以另外的一個角色存活下來,只是比例沒那麼大而已。

..............................

文/圭海四記


圭海四記

我不是很瞭解,只能嘗試著解答。如果有大佬在,請大佬補充。

一個地區的崛起與否並不是看這個地方的人是否強大,而是看生產力的發展情況。

雖然說長江流域一直到東晉時期才被完全開發完畢,但是相對於夏商時期,長江流域在春秋戰國就已經開始有大量的漢人開始流入了。

大周開國,封鬻熊封地在楚。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原文化就已經源源不斷的流入長江流域。

楚國的開發一定程度上說明周朝開國,對周邊莽荒地區有了一定的開發作用。

畢竟夏商時期,中原是單指黃河流域的。

而後來的良渚文化主要代表者就是楚吳越兩國。

楚國的開發是以大週中央王朝分派貴族統治開發的形式開始崛起的。

所以楚國雖然一定程度上收到良渚地區文化的影響,比如:披髮左衽等等,服飾和飲食等方面都一定程度吸收了良渚文化。

但是總體上而言,楚國的崛起並非是良渚文化的崛起,而是中原文化延伸到了洞庭湖流域。

這就好比日本在我國唐朝時候飛速發展。並且崛起,並非是日本文化突然間發展了,先進了,而是古中國文化延伸到了日本,兩者結合,日本地區崛起了。(我在這裡將隋唐等古代中國的文化稱為古中國文化,因為我覺得古代中國的文化不僅僅是中國一國的文化,更加是整個東方文化,是東亞文化的代表)

那麼吳越呢?

吳越兩國的歷史非常複雜,比如吳國,就有姬姓吳國,勾姓吳國等等。而越國雖然傳說是大禹後人,流傳的資料也很少。

可以說是一團亂麻,我這裡具體也說不清楚,總之一句話,吳越兩地跟楚國不一樣,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比較小。

所以吳越兩地的發展程度也相對楚國要晚很多。

至於後來以吳越為代表的地區文化是如何逐漸崛起的,我也說不上來。請大佬指教。

不過吳越之地,土地肥沃,氣候宜人,我覺得就算本地山民逐漸發展起來,在加上北方有一個很早就成為中原霸主的齊國,我覺得吳越文化更多的是收到了齊國和楚國的影響,再加上吳越本地的優越條件最終成為春秋末期最後的霸主。

其實總體來說我的意思就是:這些地方的崛起,並非是因為這些地方強大了,先進了。中原文化才開始接受他們。

而是中原文化先進入這些地區,逐漸影響,發展了他們的生產力,最後這些地方慢慢的崛起了。

而且事實上,無論是楚國,吳國,越國。他們的統治者,其實都是原本的中原華夏人。楚國是鬻熊後代,吳國是姬姓後人,越國是大禹後人(雖然我覺得是扯淡,不過最少證明這個人是華夏族)

從這一點也可以證明,並非是他們強大了,中原接受了他們,而是中原接受了他們,所以他們強大了。


情僧蘇曼殊

這個說法很扯,知道嗎?

黃帝早於大禹吧,周代的越國是什麼人,知道嗎?他們就是夏朝後裔,就是說百越在帝舜大禹時代就重新崛起過了,並不是到了周代才重新崛起。

良渚人到底處於哪個時期並不得而知。兩種可能,一是處於大洪水之前的大鯀時代。二是就是大禹時代由西部重返故地。百越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大洪水後逃到四川的那一支後裔後來經過甘肅、陝北重入中原,多數返回了故地。古人對故土的意識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我們是年少離家老大回,他們是十八代祖宗離家,十八代子孫回。那種口耳相傳的故土意識完全可以稱之為震撼。就像羌人去中東近千年,竟然後代神奇返回了,而且還知道自己的源流,這是後來的人無法想象的。那種族群集中生活的社會有那麼大的傳統意識。

黃帝這個概念是很模糊的,並沒有一個統一定論,黃帝是誰,代表誰。如果是有熊氏,大概率是指白種。但軒轅氏就可能不是,三月三生軒轅,而三月三就是黃白聯姻的日子。帝鴻氏、縉雲氏也是黃帝,這就使這個概念很模糊了。黃帝又與蠍子有關,而蠍子則是代表黃種。這說明黃帝是泛指一個體系。

最早擊敗蚩尤,擊敗炎帝的未必是黃帝。只是因為後來是一個體系,所以就這麼稱了。擊敗蚩尤的黃帝和蚩尤族後來是一個體系,這也是明擺著的。

如果良渚人處於大鯀時代應該是被帝堯擊敗,帝堯時代也可能是指黃帝,就像帝舜明顯與炎有關,堯與土有關。如果黃帝名稱是這麼來的,那就可以算黃帝擊敗了良渚人。如果良渚是大禹時代,那就不存在被黃帝擊敗了。因為夏開始就不能再附會五帝了。


國病

良渚文化屬於太昊神農炎帝族,其圖騰為人面鳥身的羽人,後來北伐佔領魯東南立都日照兩城遺址。後來同族的蚩尤和炎帝發生內戰,位於濟南淄博間的伏羲有熊黃帝族(圖騰為人面蛇身的龍人)乘機南下征服了炎帝族。有熊黃帝的孫子軒轅繼黃帝位後,接受了太昊炎帝族的禮法,融合了兩族文化,被尊稱為少昊,奠定了華夏民族的基礎。


周乙1963

史記記載了黃帝以武德天下,若有不從者,以武徵之,良渚古城是不是黃帝征服的城市有待考察,現在只是現在我們發現了他。

良渚文明向北發展是不可能的,良渚只有10平方公里,這跟當時實力雄厚的東夷根本沒沒有可比性,更不要說中原勢力了。

黃帝征服東夷後,東夷南下,成為淮夷,良渚古城很有可能是那時候被東夷征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