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的胎體是不是越厚越好?這個說法有什麼依據嗎?

建盞與我們常見的品茗杯不同,它既是茶具,也是既具有收藏價值的工藝美術品。隨著建盞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喜歡和了解建盞的人也越來越多。資深的盞友都知道,想要概括建盞,只需要兩個字:“美”與“難”。那麼,建盞的胎體是不是越厚越好?這個說法有什麼依據嗎?

建盞的胎體是不是越厚越好?這個說法有什麼依據嗎?

拿釉料來說

首先像建盞窯爐的一個新舊程度、包括天氣、窯爐的位置、坯土包含成分微妙的改變等因素都會讓就是同一個配方出來的斑紋也不一樣。

特別是比較好的配方,受以上因素影響的狀況會略加明顯

就算是一次只燒幾件建盞的師傅,也需要跟著這些因素再去調整配方。

其次燒製建盞上的釉必須要厚。配方要是沒問題,施釉如果過薄,則會導致釉面比較薄的位置呈醬紫色,影響美感。

建盞的胎體是不是越厚越好?這個說法有什麼依據嗎?

還有一點是,釉如果太薄,氧化鐵(說白了就是斑紋)晶體生長的空間很小,會致使兔毫、油滴形成的狀況有變,幾乎不可能有”條達”的標準。

施厚釉其實並不是很難(對有經驗的師傅),不過,釉厚會對燒製的難度大大體高。

建盞厚胎,不僅聚熱難冷,還能直接烘烤溫茶,這是作為厚鐵胎的一個優勢,如今也無人用於烘烤了,建盞有許多實用之處,它的厚也為其增添不少古韻,至於建盞是不是越厚越好,過厚過重的盞可能會影響審美及使用不便,但最終還是看個人喜好吧,畢竟愛盞,收藏就是依個人喜好的事情。

建盞的胎體是不是越厚越好?這個說法有什麼依據嗎?

建盞的重心偏下,整個器型有下沉之勢,且在青黑釉色的烘托下,第一直觀便是沉穩、厚重之感,尤其是標準束口盞。撇口盞和敞口盞(斗笠盞),由於盞壁與中線的角度較大,口沿外卷或未收,會顯得輕盈一些。

可以說,對於宋代的“鬥茶”建盞有其厚所必須的歷史時代,但是有盞友會問,建盞之“厚”可流行,可有實際意義?在宋代是不是因建盞受寵而使厚坯成為瓷之風尚呢?

物轉星移,時過境遷。今天喝茶,沒人再“熁盞”了!審美上,“厚”繼承建盞的古韻,但不是一味越厚越好。蔡襄所言,也是“微厚”,不是極厚。所以大家也莫過分求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