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扬州瘦西湖游玩的旅客,很少有不被湖边的一座白塔吸引目光的。

这座塔高27.5米,下面是束腰的须弥座式塔座;中层的塔身修长秀美,形似花瓶;上层为圆锥形塔刹,有13层圆圈,象征佛教的“十三天”。塔刹的顶部置六角形宝盖,每个角上都悬有风铃,上面托着一个铜质的葫芦形塔顶。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扬州白塔

每当天气晴好的时候,洁白的白塔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如果天空中恰巧有几朵云彩,那景色更是令人心旷神怡。“白塔晴云”也是瘦西湖的二十四景之一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晴天的白塔

这座白塔属于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的一种建筑形式。据学者考证,这座塔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当时,扬州上上下下都在为迎接乾隆皇帝的第二次南巡做准备。

由于乾隆皇帝笃信藏传佛教,住在扬州的盐商们为了讨皇帝欢心,便仿照北京北海的白塔造型,在瘦西湖边也建起了一座这样的塔。至迟在乾隆南巡的乾隆二十二年(1757),这座塔已经建成了。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位于北京北海的白塔

But,不管是什么名胜古迹,只要跟乾隆扯上关系,就会衍生出很多令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说。这座白塔也不例外。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传说乾隆南巡时的一天,皇帝正在瘦西湖中游览,忽然对两旁的随从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

估计乾隆当时也就随口那么一说。没想到第二天清晨,皇帝出门一看,纳尼?!只见瘦西湖五亭桥边竟然真的立起了一座白塔!身旁的太监见到皇帝吃惊的眼神,连忙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

原来,时任两淮盐业总商的江春用万金贿赂皇帝左右,请他们把北海白塔画成图,然后以盐包为基础,用纸糊成表面,照图施工,建起了一座“白塔”。乾隆听了,非常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江春画像

用盐包堆白塔的故事固然是夸大其词,但扬州盐商为了迎接乾隆南巡,可真是出了不少力,放了不少血。上文中提到的江春便是“放血”最多的一位。江春出身盐业世家,科举受挫后改变志向,决心继承家业,转型为盐商,后来又当上了两淮盐业总商。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前段时间有部电视剧《大清盐商》,演员张嘉译饰演主人公汪朝宗。汪朝宗的原型就是江春

身为两淮盐业总商的江春究竟有多富裕呢?从他名下的房产数量就可见一斑。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江春在扬州的南河下街建有随月读书楼,在读书楼的对面建秋声馆;在徐宁门附近(今扬州徐凝门桥一带)建有水南花墅;此外,扬州重宁寺旁的东园,也是江春的地产;扬州东乡有江春的“深庄”,北郊有江春的“江园”……江春在扬州有如此多的房产,可谓是美丽的扬州城坐落在江春的别墅群之中。

由于江春住得离康山较近,他顺便在康山也买了一栋别墅,名曰“康山草堂”。这座别墅原来的主人,是明弘治十五年的状元康海。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康山图 扬州博物馆藏

康山位于今扬州康山街一带

不仅如此,在买下康山草堂的同时,江春还顺便把草堂里的一件稀世珍宝“流云槎”以千两黄金的价格买了下来。这是一件由天然树根修整而成的坐具,呈榻形,榆木质。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经专门参观过这件流云槎,并题字“奇花二月之中,遇古木千年以上,论楹帖以赐”。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流云槎,明代家具,通高86.5厘米,长257厘米 宽320厘米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流云槎上的篆书款“流云”,以上两图自《流云木槎》,《紫禁城》2015年第6期》

乾隆参观这件流云槎,不光是因为它本身的价值,还标志着对江春的特殊恩宠。毕竟,皇帝六次南巡,江春组织盐商们共同“急公报效”,捐献巨款总计1120万两。这么多钱,不管给了谁,谁心中都会乐开花的。

江春本人也接驾四次:第二次南巡时,与众盐商一道在金山行宫接驾;第四次南巡时,在自己特意为皇帝南巡建造的“净香园”接驾;第五次南巡时,乾隆住在江春的康山别业里,江春抱着自己七岁的儿子第三次接驾,皇帝对江春的儿子十分喜爱,把小孩抱过来摸摸头,又赏赐了一个紫荷包;第六次南巡时,乾隆又住在了江春的康山草堂。

套用《红楼梦》里的一段话:“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此外,江春还有一个烧钱的爱好——戏曲。他养着两个戏班子。乾隆五十五年(1790),皇帝八十大寿,“四大徽班”进京,其中的“春台班”最初就是由江春组建的。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徽班进京是京剧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徽班在京城博采众长,融合多种地方戏曲特色,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京剧在晚清时期已走向成熟,工笔画《同光十三绝》描绘了同治、光绪时期的13位名伶

这样买房装修、养戏班子、一次次接驾,对江春的商业资本显然是极大的损耗。早在乾隆三十六年(第4、5次南巡之间),江家的生意就已经出现危机。好在乾隆皇帝与江春交情好,由朝廷下旨赏借江春30万银两,以资营运。乾隆五十年(第6次南巡之后),朝廷再次借给江春25万银两,帮助江家周转资金。

然而区区几十万两银子,对于江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就在乾隆八十大寿的前一年(1789年),69岁的江春在穷困苦闷中辞世,一代巨富,“卒之日,家无余财”。曾经接待过皇帝的康山草堂,也为了弥补亏空而充公。

江春的去世,只不过是扬州盐商由盛转衰的起点。他去世40年之后,道光皇帝派人治理两淮盐业积弊,却发现库房里只留下四千余万亏空的烂账,为盐商垫借的上千万两银子,也早已化为乌有。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清道光年间盐商许益裕的盐业执照 朱志勇收藏

但与江春有关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江春有位堂姐,嫁给了一个叫阮玉堂的男人。这位阮玉堂的孙子,就是清中后期的著名学者阮元。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刻有阮元小像的砚台 扬州博物馆藏

江阮两家三代结亲。阮元的祖父娶了江春的堂姐,阮元的二伯父阮承义娶了江春的堂房侄女,阮元自己的夫人又是江春的侄孙女。

道光二十二年(1842),阮元回到故乡扬州,但祖宅阮家大院因失火被烧,暂无地可居。就在此时,阮元发现了已经败落充公的康山草堂。此时的草堂虽比不上先前的繁华,但宅院的格局还保留着,而且毕竟是自己亲戚的房子,阮元就向公家买下了康山草堂(也是位隐形富豪啊)。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有阮元题字的大理石插屏 扬州博物馆藏

阮元成了康山草堂的新主人后,有一次在老宅的角落意外发现了这座“流云槎”。这件富有天然野趣的家具因为长期无人照料,被弃角落,已布满灰尘,并有了虫眼。但阮元敏锐地意识到了它的价值,马上请人修补,并妥善保存。

后来,阮元又把“流云槎”赠送给了时任江南河道总督的麟庆。喜获至宝的麟庆把“流云槎”运回北京,并添配楠木云纹木座,陈设于紫禁城外东北角自家的花园“半亩园”中。新中国成立后,麟庆后人王衡永先生将“流云槎”修整复原,于1958年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麟庆号半亩园主人,这是麟庆在流云槎上的题字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大盐商江春经历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的极盛,也经历过晚年的穷苦愁闷;有“一夜造白塔”传说、富可敌国的扬州盐商群体,后来也走向了没落;盐商建立的戏班子经历过为乾隆皇帝贺寿的盛况,最终难逃解散的命运……

物是人非这个词,用在扬州盐商的故事里是如此合适。如今,我们只能从盐业文书单据、“流云槎”、瘦西湖边的白塔、由盐商建立的园林等等文物中,想象几百年前盐商的富裕生活,想象乾隆南巡时盐商接驾的排场,想象在盐商影响下商业繁荣的清代扬州……

相关展览

扬州繁华以盐盛——两淮盐业与扬州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展览地点:扬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论诗界大咖与动物世界的兼容性!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雪景寒林图》来了!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742989656

惊!这座塔竟是一夜之间建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