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生態立區 花溪區精準施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坚持生态立区 花溪区精准施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圖為生態環境優美的花溪公園。 (資料圖片)

貴陽網訊 今年初,花溪區“千園之城·百園之區”的65個公園項目和“溪南十錦”基本建成,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喜人。

據瞭解,作為國家級全域文化旅遊創新區,花溪區堅持“生態立區”戰略和“山水生態城、低碳示範區”發展思路,實施藍天守護、碧水保護、綠地維護“三大計劃”,制定了《全力推進大生態戰略花溪十大行動實施意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精準施策,將城市建設與環境整治結合起來,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花溪區作為全市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區四大班子領導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重點抓好“十里河灘”、花溪水庫流域的綜合整治,依法拆除一、二級水源保護區違法建築,實施洛平大溝、養牛大溝等城區汙水收集系統改造工程,完成一批村寨和部分城區路段排汙管網改造工程,兩次對花溪河花溪公園百步橋至花溪大橋河道進行清淤整治。對久安鄉15家廢棄煤礦進行治理,完善阿哈水庫保護區內鄉鎮村寨生活垃圾收集、清運系統建設,同時在保護區範圍內實施退耕還林補植補造。2017年全區地表水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要求,飲用水水源達標率為100%。

在藍天守護行動中,花溪區大力實施清潔能源工程,優先發展新能源產業,淘汰高耗煤電設施設備,花溪區、經開區城市片區新建建築氣化率為100%。建成花溪雲頂風電場工程一、二期項目,並相繼併網發電,每年節約標煤3.2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272噸,減少二氧化碳約8.38萬噸。完成主城區7座垃圾中轉站的改造,基本建成花溪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置工程,對51家重點工業企業實行“一源一檔”管理,確保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花溪區城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17年花溪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3.8%。

花溪區還加大投入改善提升基礎設施。對清溪路、貴築路、田園路、明珠路、迎賓路、花青公路等多條道路進行改造、維修、提升。花溪區按照“一山一策”的方式,對全區分佈的61個山體實施分類治理,消除裸露山體和跡地斑禿,提升植被覆蓋度,形成點、線、面、環相結合的城市綠地系統,豐富森林景觀。

在環境執法上,花溪區鐵腕出擊,開展“環保執法風暴行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行動等,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對環境汙染行為整改不力的單位主要責任人進行約談,同時嚴格項目審批,加大對開工項目的監管力度。截至2017年底共計31批112件已全部辦結。全區共查處涉嫌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47家。2017年在全區範圍內共出動2000餘人次進行環境監察,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9件,罰款269.28萬元,移送司法機關4件。

花溪區在大力做好環境整治的同時,還積極開展“碧水藍天”志願服務行動,落實巡查、監督、反饋和回訪機制,對企業、個人的汙染行為進行監督、制止。成立七彩陽光等33支志願服務隊,創建文明交通、生態文明、扶殘助殘等21個特色志願服務項目,建立3個“微笑小屋”,通過開展“排隊日”“讓座日”和“步行日”等活動,積極開展公共文明宣傳倡導、文明餐桌等志願引導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健康向上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圍。

(通訊員 徐小平)

統籌 彭鑰嘉

編審 劉文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