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位老农民,荣誉无数却始终不离稻田

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农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授奖大会,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他像一位老农民,荣誉无数却始终不离稻田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大名如今已经尽人皆知。但谁能想到在20世纪六十年代,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中,他和学生们每天饥肠辘辘,时刻都有倒下去起不来的危险。正是这次大饥荒,让袁隆平坚定了搞杂交水稻的信念。

袁隆平原本是农学系高材生,他明白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水稻又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是解决饥饿问题的最好方法。

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袁隆平认为既然水稻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那么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再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样便能培育出杂交水稻。他在长期的研究中,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据此他断定性不育系可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一定会找到野生的雄性不育系。

许多人并不认可袁隆平这套理论,觉得这显然有违遗传学常理。但袁隆平偏要挑战这个“常理”。他开始从无数的稻株中,寻找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有报道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他像一位老农民,荣誉无数却始终不离稻田

面对无数的赞誉,袁隆平十分淡然

六七月份的天气,袁隆平每天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地寻找理想中的苗株。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让他在勘察了14万株的稻穗后,终于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这让袁隆平欣喜若狂。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哲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年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他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首次向世界宣告,水稻的雄性不育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

正是这篇文章,让本来已经被打成“牛鬼蛇神”的袁隆平,起死回生。他被人保护起来,让他可以专心搞杂交水稻研究。

尽管如此,条件仍十分艰苦。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袁隆平和助手们跑到云南进行水稻试验。当时恰好碰上大地震,袁隆平不顾生命危险,从摇摇欲坠的房子中抢救出了种子,为了不让试验中断,他们在田边的泥水地里,支起帐篷铺上草席,整整生活了三个月。后来粮食供应发生了困难,他们就吃当地的甘蔗。几个月下俩,他口腔里磨出了许多血泡。正是这种坚持,让他又培育出了新的一代雄性不育的种子。

他像一位老农民,荣誉无数却始终不离稻田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世界各地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充满了艰辛,而袁隆平凭借着他的智慧和执着,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在1974年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2号”杂交水稻亩产达到了628公斤,而常规稻亩产只有150公斤。

袁隆平成功了,各种荣誉纷纷而来: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首个最高科技奖、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但袁隆平很淡然,他仍然像一位老农民一样,穿着最普通的衣服,昼夜躬耕于稻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