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孝亲孝顺儿子,设宴劝妻

很久以前,七峰山下住着一户人家,父子俩以采药为生。儿子王四药对父亲十分孝顺。父亲见儿子一天天长大,就背地里攒着钱,盘算给儿子娶媳妇。

一天,老人把四药叫到跟前,把自己一辈子攒下的钱全部给了儿子,叫他娶房媳妇。四药不要,说要给父亲养老。父亲说:“有你这样孝顺的儿子,我还怕老了没饭吃吗?”四药只得接了钱,跪下给父亲说:“我一定尽孝,让你安度晚年。”

村里人听说四药要找媳妇,知道他父子二人是远近闻名的采药能手,日子过得宽裕,媒人像一窝蜂似的拥上了门。王四药说:“我娶媳妇要约法三章:一是我穿啥我爹穿啥;二是我吃啥我爹吃啥;三是我离家外出采药,要比平时对我爹更好。”

本村的姑娘俊妞主动上门求亲,四药的约法三章完全接受。四药成亲以后,一家人和和美美,小光景过得蛮不错。

有一次,四药的父亲上山采药摔坏了腰,再也不能采药换钱了,生活重担落在四药一个人身上。四药早出晚归,有时路远一连好几天不能回家。俊妞一开始还能将就,可日子一长,对公公就厌烦起来,总认为他是个累赘。但因为有约法三章,当着四药的面假意应付。只要四药一离家,她就拉长了脸冷言冷语给公公颜色看。公公心里明白,可又怕儿子知道了心里难受,也不敢言语。

敬老孝亲孝顺儿子,设宴劝妻

几年过去了,俊妞生了一男一女,全家人皆大欢喜。俊妞有了两个宝贝,看公公更是不顺眼,每当四药离开家,就逼着公公吃狗食。老汉受尽了媳妇的气,可又不敢对儿子说,身子骨一天比一天消瘦虚弱。四药几次追问原因,父亲一个劲说:“没事、没事。”可四药从父亲凄冷的语气里听出父亲有难言的苦处,他也不再追问,心里暗暗打了个主意。

第二天,四药对俊妞说:“我要到很远很远的山上采药,最少三天才能回来,你在家好好照顾爹和孩子们。”说完就背着采药的工具走了。俊妞见四药走远了,回家就把有病的公公喊出来,让他劈够三天用的柴,担够三天喝的水。老汉拄着拐杖干了多半天,临完落了一碗米汤和两块窝窝,这一切都被藏起来的四药看了个一清二楚。

三天过去了,四药装作没事一样回了家,一进门兴冲冲地拿着一袋钱跟俊妞说:“孩子他妈,这次我采着了贵重药材,卖了不少钱。岳父好长时间没来咱家了,请他老人家来住几天,像那几次一样,好好招待招待。”俊妞一听,心中乐开了花,连忙托人给娘家捎了个信,四药的岳父穿得整整齐齐来到女婿家,四药见了岳父,左一个亲爹,又一个岳父叫个不停,亲手把老人家扶到炕上,然后又是杀鸡,又是宰羊,买肉打酒忙个不停,岳父看了,一个劲地夸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我这个女婿是一个儿。”忙了一阵子,大盘小盘摆了一桌子,四药把二位老人安排在饭桌的正面,一个劲地往小女儿嘴里挟肉。

大家正在热闹,俊妞忽然发现小儿子不在,放下手里的筷子就要去找,四药说:“要儿子有啥用,到老了跟上他活受罪。”二位老人听他话里有话,也顾不及细问,忙下炕去找。忽然,四药的岳父听见里屋有小孩的哭声,开门一看,老人惊呆了,只见自己的亲外孙被捆在桌腿上,老人忙过去解绳子,四药说:“岳父别放,养儿子没有用,省得他长大了娶了媳妇喂我糠窝窝吃。”一听这话,四药的父亲已是老泪横流,俊妞满脸通红。自觉理亏,低着头不说话。

敬老孝亲孝顺儿子,设宴劝妻

四药的岳父一切都明白了,他气得胡子直竖了起来,瞪着眼走到女儿跟前,大声骂道:“你是怎么对待公公的,你说!”俊妞见父亲动了真气,就一五一十地讲了。

四药的岳父走到四药的父亲跟前说:“亲家,我养的女儿不成器,让亲家受了这么多的委屈,我把女儿领回去吧!”俊妞听她爹这么一说,抱着一双儿女痛哭起来。

公公见媳妇哭得伤心,就过去说:“以后改了就好,千万不要走啊!”俊妞见公公原谅了她,跪下磕了个响头,亲亲热热叫了声“爹”,亲手扶老人入了席,然后又走来向四药求情。四药看见两个没成人的儿女,看见妻子有诚意,就点了点头。

岳父见亲家和女婿都消了气,就让大伙重新入了座,吃了一顿团圆饭。从此,媳妇对公公百般孝顺,公公对媳妇倍加关怀。夫妻更是相亲相爱,儿子也很孝顺长辈,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